地产公司都不拿地了吗,地产人内卷到了什么程度?

2022-11-14
21 阅读

2022年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7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0%;商品房销售额为8.59万亿元,同比下降27.9%,楼市遭遇量价齐跌。

再来看看更直接的数据。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里的大头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也就是卖地收入,一般占比超过85%,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5.5%,其中卖地收入同比下降28.5%。

拿地的主体里有不少是城投公司,而城投拿地的本质是当地政府用自己的钱买地,去掉城投拿地数额的话会发现今年1-8月的土地成交量与成交额下降得更多。

地产公司看来真的是对土地没有什么兴趣,为什么不拿呢?

难道是因为卷吗?

完全不是,在大家都不买地的当下,地价相比于去年是有所下降的,现在买比较划算,可即便如此依然没人买地,原因很简单,地产公司没钱了。

市场上的大部分地产公司别说拿钱出来买地了,连银行贷款、员工工资、供应商货款的支付都已经捉襟见肘了,偶尔有几家国字号的地产公司拿地也是非常谨慎的,地段稍微差点的地就不参与竞拍了。

要理解地产公司为何没钱拿地就得先知道他们以前是从哪里搞来钱买地的,举个例子。

假设a公司自有30亿元,买下一块地后立马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给银行借款,借到钱后开始投入造房子,建造到一半的时候又可以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再加上收的期房首付,a公司拿着这些钱又可以拍下一块新的土地,然后再来一遍,循环往复。

我们发现a公司自有30亿元资金原本只能买一块地,开发一个项目,但经过各种抵押借款后能够买好几块地,开发好几个9项目了。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资金都是从银行借来的,所以你会看到上市房企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很高,这两年已经有所下降了,但还是都在80%以上,高得甚至超过85%。

这套高负债高杠杆的打法让很多地产公司做大做强,同时也隐藏着非常大的风险,那就是信贷政策一旦收紧就没得玩了。

很不巧2020年年底开始对于房地产企业的信贷9政策真的收紧了,而且一下子收得非常紧,地产公司因此遭遇现金流危机,钱都投到了正在开发的项目里,面对到期的各类债务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以前买地是用银行的钱,现在不允许向银行转借那么多钱了。

没有了资金支持,地产公司用什么拿地呢?

另外一个方面,地产公司缺钱后导致没有资金投入到正在开发的项目里,期房变成了烂尾楼引发社会关注,老百姓生怕自己买了烂尾楼便降低了购房需求,没人买房使得房价涨不动了,房价不涨更没人买房了,大家都担心买在半山腰,楼市进入衰退期。

对于地产公司来说,楼市萎靡、没人买房,他们怎么敢拿地呢?

即使一些国企有钱,可拍下土地盖好房子后发现是亏损的,没人愿意做亏本生意,这个因素再次打击了地产公司拿地的积极性。

以上是今年土地市场萎靡不振的最主要原因,与卷不卷关系不大,卷的内涵是过度竞争,现在的情况是没人竞争。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