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代医学分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患的是什么病?
从林黛玉的病症,尤其是书中所隐伏的情节看,林黛玉得的是一种瘟疫。
具体而言,是鼠疫。
网页上,“鼠疫”是这么回事: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
林黛玉的病症中,就有“伤了血气”、浑身火热,面上作烧,咳嗽(肺炎)等症状,高鹗以此症状演绎,林黛玉最终死于咳血(吐血)。
鼠疫,又叫“出血热”,林黛玉死于鼠疫,应当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问题是,林黛玉的病是自小就有了,几乎可以说是先天性的。
难道鼠疫也有遗传,能从娘胎中带出,或者,鼠疫竟然能潜伏那么长时间?
刘姥姥雪下抽柴的故事,隐伏林黛玉病症二进荣国府时,刘姥姥十分活跃,当着贾母的面,讲了一个“雪下抽柴”的故事。
故事没讲完,因为南院马棚走水中断了。
贾宝玉入了迷,要刘姥姥继续讲下去,贾母十分不悦,喝断了宝玉:“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
别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
刘姥姥于是又讲了一个观音送子的故事,“雪下抽柴”当时就没了下文。
贾宝玉一心记挂着“雪下抽柴”的故事,大家散去后,又拉着刘姥姥把故事讲完了。
第二天,贾宝玉便派茗烟去刘姥姥村子里寻找,看看是不是有个茗玉庙。
茗烟回来禀报道:“找到东北上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那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这回书的回目中说的是“村姥姥是信口开河”,以茗烟所见,刘姥姥确实涉嫌信口开河。
但是,对看“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这回书,就知道刘姥姥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讲了一段极有寓意的故事,这段故事,就是讲的林黛玉病症——瘟疫——鼠疫。
书中说,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料理秦可卿后事期间,贾琏身边的昭儿从扬州回来,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
九月初三,就是瘟神的诞辰,林如海就是因为瘟疫而没的。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其实隐写了扬州十日,这件历史大事的主角就是多尔衮。
多尔衮属鼠。
岂不就是刘姥姥说的“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供的”瘟神吗?
秦可卿之死,作者用了史笔,更是以阴阳历混用的手法,暗伏崇祯死于“春分”前一天,也就是三月二十九日。
张太医,其实是“张太乙”,象征的是朱元璋(究竟如何象征了朱元璋,另文再讲)。
张太乙“论病细穷源”,告知贾蓉,整个冬天都没事,“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崇祯十七年的春分是三月二十日,作者就借用了这个日子,以阳历代阴历,暗伏了崇祯之死。
林黛玉春分时节咳嗽,也与这件事有关。
崇祯是李自成逼死的,这一年,北京一带流行严重鼠疫。
多尔衮这只“鼠”随之入关,以清代明,明朝就亡于“鼠疫”。
林黛玉之病,也就隐伏了这段历史。
刘姥姥说,茗玉十七岁时一病死了,正是说的崇祯十七年崇祯之死。
茗玉,就是下面要讲的耗子偷香芋的“香玉”。
耗子偷香芋,再次证明林黛玉患的是鼠疫第十九回书中,贾宝玉讲了一个“耗子偷香芋”的故事,这段故事其实隐藏着《红楼梦》的故事背景,以及《红楼梦》的真正结局。
遗憾的是,“香芋”被解读成竺香玉、李香玉,都变成了“曹雪芹”的情人,甚至是清朝的皇后。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史诗级巨著,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真正根源——藩镇之乱。
明朝的藩镇制,是分封朱家皇子为藩王,藩王坐大,然后谋朝篡位。
藩镇制可谓封建制的核心制度,说藩镇是瘟疫,其实就是书中的反封建主题。
从这个意义上解读,《红楼梦》才是真正的揭示了封建王朝走向衰落的伟大巨著。
这一主题,《水浒传》早就予以了揭示,“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其中的瘟疫就是“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中排名第一的“朱瘟”。
这个瘟疫,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分封九大藩王后,又搞了个“孙立”。
孙立就是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帝,从而导致了燕王篡位,打了四年的夺位之战,导致天下失去太平。
《红楼梦》秉承了《水浒传》的主题,更是继承了施耐庵的写作奇技,燕王朱棣便是书中又一只“耗子”。
永乐皇帝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这一年农历庚子,属鼠。
贾宝玉说:“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香芋变成了“香玉”,作者其实十分大胆地点到了朱元璋。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朱元璋出世的前夜,他母亲陈氏太后(追谥)梦见自己在舍南麦场遇到了一个“黄冠”。
这个神仙赐给她一粒白色香丸,陈氏太后吃下之后,第二天“子丑之时”便生下了朱元璋。
这就是《水浒传》、《红楼梦》中隐伏的“香孩儿”、“天香”、“香缘”、“仙缘”。
朱元璋因“天香”出世,璋,就是半圭,白色玉器,岂不就是“香玉”?
贾宝玉把林黛玉比作“香玉”,被耗子偷去,难道不就是“鼠疫”吗?
“耗子偷香芋”,意味着几只耗子窃取大明江山。
这几只耗子除了燕王朱棣,清朝多尔衮,以及崇祯十七年前后的鼠疫而外,还有更多的寓意——大明王朝其实就亡于“耗子偷香芋”。
今宵水国吟,薛宝琴真真国故事也隐伏了林黛玉的病根薛宝琴这个人物十分特殊,仿佛是来敲响贾家丧钟的人物。
怎么讲?
宝琴来到大观园,先来了十首怀古诗,全面预言了贾家及金陵群钗的结局,乃至大明皇统的灭亡。
其中,《梅花观怀古》,就隐含了林黛玉的结局命运。
这首诗中有一个名句,就是“不在梅边在柳边”。
所有人都认为,这句诗是宝琴自己说自己,其实不是,“不在梅边在柳边”主要说的是林黛玉。
元春省亲点戏时,以《离魂》“伏黛玉之死”。
《离魂》,讲的是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的生死之恋,还魂之恋,梅、柳都有了。
所谓梅边,有两层寓意:南京孝陵的案山梅花山,以及北京煤山,《红楼梦》以秦可卿之死为节点,之后的故事主要写的是南明时期,或者说是“清明时节”,明清交替的末世。
林黛玉当然已经不在“梅边”了。
柳边,其实指的是明朝。
明朝最后两代在“梅边”的皇帝是朱由校、朱由检,都是朱家“木字辈”的皇帝。
卯,就是兔,象征月亮,也是大明王朝符码,“虎兔相逢大梦归”,指的是属虎的顺治取代了大明,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当然是耗子多尔衮迎顺治进京,第二次还是一只耗子奉顺治之命,在虎年彻底断送了大明皇统。
这段历史说的是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还是“木字辈”的皇帝,所以,无论是林黛玉,还是贾家,此时都在“柳边”,而且,都亡于耗子,也就是“鼠疫”。
这段历史,因薛宝琴的到来而进入最后阶段。
宝琴不仅以《怀古十绝》预言了贾家的结局命运,还讲了一个真真国女儿的故事。
宝琴说,她八岁时随父亲到西海沿子真真国做生意,遇到一个十五岁的女子会作汉诗。
宝琴带回了一首,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是“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水国,就是“鼠国”,“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这回书的卷首,脂砚斋详解了十二地支,其中就说:“清,属水,子也”。
水国,就是鼠国,鼠国就是清朝。
因而,真真国女儿诗就是“女真国”。
西海沿子真真国又指的是缅甸,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曾经袭封桂王的朱由榔于永历十三年清明节期间,逃到缅甸避难(贾探春远嫁)。
永历十五年(1661年),与多尔衮同庚的吴三桂奉顺治诏令进入缅甸,第二年便把永历皇帝带回了清朝。
同年六月,吴三桂以弓弦将朱由榔勒死于昆明篦子坡。
永历十六年是康熙元年,这一年玄烨八岁,又是农历壬寅年。
贾元春册页画以及判词“虎兔相逢大梦归”,其谜底就是隐藏了这段历史。
大明被鼠灭掉,“耗子偷香芋”总共隐藏了四只鼠。
故而,林黛玉最先读的书就是“四书”,四书便是“四鼠”,林黛玉患的就是鼠疫,因“四书”而中了鼠疫之毒。
所以,有时我反倒感觉高鹗写得很对,只是为了掩护原著而反转了很多故事。
林黛玉恐怕也是一只耗子,患鼠疫并不奇怪庚辰本中,“林黛玉”是林代玉,以林代玉的意思。
这个寓意说的是桂林靖江王朱亨嘉自称监国,以“洪武”为年号,篡夺了大明皇统,也是一种“偷香芋”的行为。
朱亨嘉的出生年月已无从查询,假如以《红楼梦》的故事来推测,恐怕此人也属鼠。
属鼠之人,比如燕王朱棣(小燕四儿)、多尔衮、吴三桂都偷走了“香玉”。
朱亨嘉以洪武为年号,岂不也是个偷香芋的耗子?
林黛玉其实也隐喻了朱亨嘉,其判词“玉带林中挂”,便暗藏了桂林靖江王的“桂”字。
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是朱家人。
西方灵河,指的是漓江,其源头是灵渠。
桂林靖江王城就在漓江“河岸上”,西方,指的就是广西。
林黛玉初入荣国府时,在荣禧堂中见到了隐藏的“荣穆王(荣禧堂、穆莳、南安郡王)”,这是她在祭拜先王。
荣穆王是第十二代靖江王朱履祜的谥号,朱履祜之子就是朱亨嘉。
朱亨嘉于崇祯死后的第二年身着黄袍,在靖江王城称帝(监国,代理皇帝)。
不久,隆武帝攻陷靖江王城,活捉了朱亨嘉,“寻命掌锦衣卫事王之臣缢杀之,托言暴疾死”。
林黛玉的判词证实,她是被缢杀的,但书中却又以贾菖、贾菱暗伏了黛玉死于药石,这其实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桂林靖江王、桂王、吴三桂,都是“月中桂子”,月就是象征大明王朝的。
“玉带林中挂”,暗示了林黛玉以林代玉,最终被缢杀的结局。
最后一代桂林靖江王朱亨歅于永历四年(1650年),被大明叛将孔有德缢杀。
这一年,也是虎年,象征桂林靖江王的荣国府贾家,也是“虎兔相逢大梦归”。
靖江王城被攻陷之日,朱亨嘉三岁的儿子朱若极被一个太监隐藏在雪洞之中,继而,便来到全州湘江边上的湘山寺出家。
漓江、湘江同源于灵渠,林黛玉住潇湘馆、号潇湘妃子都与此相关。
雪洞,又叫刘蟾洞,所以,“雪下抽柴”的故事就得由刘姥姥来讲,讲的就是朱若极藏匿于雪洞这段真实的历史。
朱若极就是清初四僧之一,大画家石涛。
若非朱亨嘉偷香芋,石涛就有可能做一回靖江王。
所以,朱亨嘉恐怕也是个属鼠之人。
大明王朝就是在内耗、外耗的消耗下,走向了终极。
所以,不仅是林黛玉患了鼠疫,贾家患了鼠疫,整个大明王朝都因耗子而在“水国”中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