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的姑姑,哲哲大福晋的三个女儿结局如何?
贵为正妻,哲哲却只能眼睁睁看着2个侄女爬上丈夫的床;她的3个女儿沦为和亲工具人,接连给亲兄弟当老婆。
这是哲哲真实的人生,幸运,而又不幸。
她是皇太极的正妻,也是孝庄、海兰珠的亲姑姑。
她出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册封的第一位正宫皇后。
哲哲,不是她的真实名字,她的真实名字是额尔德尼琪琪格。
在满语中,哲哲是“姐姐”的意思。
在当上“中宫国君福晋”之后,后宫其他妃嫔见到她,都要称呼一声姐姐,后人为了方便,便用“哲哲”来代替了她的名字。
皇太极的正妻,并不好当。
在哲哲之前,皇太极还有2位正妻: 原配钮祜禄氏,被休弃后抑郁而终,生的儿子也早夭。
继室乌拉那拉氏,生了两子一女后,也去世了。
她的儿子,只活下来一个,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后来与多尔衮争皇位的有力人选。
这2个女人都陪伴皇太极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可当皇太极手握大权时,却连一个封号都没给她们。
作为第3任正室,哲哲的日子也不好过,她的压力很大。
哲哲是科尔沁草原首领的女儿。
当时,他的父亲为了拉拢爱新觉罗家族,便张罗着把女儿嫁过去联姻。
在哲哲出嫁之前,她十几岁的堂姐,刚刚被嫁给50多岁的努尔哈赤为妻。
1614年,哲哲的父亲发现,22岁皇太极居然成了爱新觉罗家族的第二人,便一拍脑门,又把15岁的女儿哲哲嫁了过去。
就这样,这对堂姐妹,一个嫁给了父亲,一个嫁给了儿子,硬生生成了婆婆和儿媳妇的关系。
后来,科尔沁部落发现,多尔衮也是个人才,又张罗着把哲哲同父异母的妹妹嫁了过来,让她给多尔衮当正室。
再后来,哲哲的另一个堂妹,又嫁给了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当嫡福晋。
哲哲不是以正妻身份出嫁的。
当时,继室乌拉那拉氏还在世,皇太极只能给哲哲一个侧福晋的位置。
不过,虽然是侧福晋,但她的婚礼场面却非常隆重。
皇太极给足了她面子,或者说,给足了科尔沁部落面子。
他亲自率领部下,跋涉300多公里,杀牛宰羊举行结亲仪式。
这基本上是蒙古和后金最高规格的礼节了。
《清史稿·孝端文皇后传》太宗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
岁甲寅四月,来归,太祖命太宗亲迎,至辉发扈尔奇山城,大宴成礼。
娘家给力,以侧福晋入府的哲哲,在最开始没受半点委屈。
她一直享受着大福晋的待遇,后来,正室去世,皇太极干净利落地将她扶正,给了她大福晋的名分。
不过,这一切的荣光,都是科尔沁部落为她争取而来的。
而哲哲,也必须要干点业绩,才能站住脚。
而后院女人最重要的业绩,就是生儿子。
哲哲的生娃之旅,实在是非常坎坷。
她从出嫁之后,就开始调养身子,希望把自己的状态调试到最佳,然后一举得男。
然而,22岁的皇太极,正是事业巅峰期。
他四处征战,很少在家里待着,为了过夫妻生活,哲哲可谓绞尽脑汁、见缝插针。
但无论哲哲怎么努力,她都很难怀孕,结婚11年,她也才刚生了1个女儿。
在当时的蒙古和后金人眼中,女人最佳生育年龄是十六七岁。
哲哲15岁出嫁,到26岁也才生了1个女儿,不只是别人,就连她的娘家也怀疑她没有了生育能力。
可这是政治联姻,科尔沁部落押宝爱新觉罗家族,怎么可能容许皇太极这边出问题呢?
于是,哲哲的家人很干脆地想了一个办法:再塞女人给皇太极。
就这样,哲哲的侄女布木布泰,又成了皇太极的侧福晋,后来,她就成了赫赫有名的孝庄太后。
两人都有任务在身,那就是,生下一个皇太极的儿子。
然而,不知怎么的,姑侄俩努力了10多年,还是没能生下儿子。
哲哲还好一点,她又给皇太极生了2个女儿,而布木布泰竟然一无所出。
这个时候,别说哲哲发愁了,就连皇太极也着急了。
此时的皇太极,正值夺取汗位的最关键时刻。
科尔沁部落是他最强大的助力之一,可如果他一直没有科尔沁部落血脉的儿子,他们就很难全身心辅佐自己。
而科尔沁部落也很着急,因为押了这么多年宝,总不能让到手的鸭子飞了吧?
于是乎,1634年,科尔沁部落又给皇太极送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很特殊,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海兰珠。
《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
科尔沁部吴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
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海兰珠是孝庄的亲姐姐,也是哲哲的亲侄女。
这一年,她已经26岁了,按理说,草原不会给皇太极送年纪这么大的女人。
但皇太极不仅欣然笑纳,还把所有的偏爱都给了海兰珠。
可能是生儿子的压力太大,姑侄三人,虽然共事一夫,但她们都非常有大局观,从不争风吃醋,一心一意想要生儿子。
哲哲再也没能生育,而海兰珠生下了皇八子,布木布泰生下了皇九子。
皇太极偏爱海兰珠,想要让皇八子当继承人,可惜,这个孩子早早就夭折了。
而最后,皇九子福临继承了父亲的位置,成了后来的顺治皇帝。
这一场押宝,科尔沁草原用3个女人,赢得盆满钵满。
作为正妻,哲哲虽然没有生下儿子,但在2个侄女的守护下,稳坐正宫皇后的地位。
至于她生的3位嫡公主,没有逃脱和她一样的宿命,成了和亲的工具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科尔沁部落势力强大,这三位公主,基本嫁回了外婆家。
马喀塔:哲哲的第一个女儿,皇太极次女,接连给亲兄弟当老婆1635年,10岁的马喀塔,就被许配给了林丹汗的儿子额哲,次年出嫁。
林丹汗是蒙古察哈尔部的首领,皇太极想要拉拢他,这才把女儿嫁了过去。
后来,林丹汗的“八大福晋”归顺,皇太极还从中挑了两个给自己当侧室。
很明显,马喀塔的这桩婚姻是政治婚姻。
不过作为皇太极的嫡女,马喀塔虽然是远嫁,但也没有太受苦。
1641年,额哲去世,16岁的马喀塔刚成为寡妇,就按照“叔嫂婚”的习俗,嫁给了额哲的弟弟阿布鼐。
因为孝庄和哲哲的姑侄关系,顺治对马喀塔非常优待,先后册封她为固伦长公主、永宁长公主……阿布鼐也被封为察哈尔亲王。
马喀塔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如意。
康熙二年时,马喀塔去世,年仅39岁。
以马喀塔的年纪,应该算得上早逝,但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幸福。
因为就在几年后,她的丈夫阿布鼐被削爵幽禁,儿子发动叛乱想要救出父亲,引发“布尔尼之变”,结果父子俩一个被射死,一个被绞死。
达哲:哲哲的第二个女儿,皇太极的第三女,和丈夫有着复杂的亲缘关系 13岁那年,达哲嫁给了孝庄的侄子,科尔沁亲王奇塔特。
从辈份上来看,两人的关系非常复杂。
奇塔特,是哲哲同母异父的弟弟,如今,他又娶了哲哲的女儿。
从哲哲这边来看,达哲是奇塔特的外甥女。
但奇塔特又是孝庄的侄子,即哲哲的侄孙。
从父亲这边看,达哲公主,又相当于是奇塔特的表姑。
不得不说,入关前的爱新觉罗家族,这辈分关系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
如果抛开这些,单看婚姻,达哲也算幸运。
奇塔特对她特别好,她的婚礼排场也非常隆重。
定婚时,奇塔特在崇政殿大摆筵席,杀了牲畜27头,备了美酒4瓶,并亲自三跪九叩献上甲胄、雕鞍马、空马。
结婚时,奇塔特更是建议大办特办。
婚后,达哲并没有立刻回到科尔沁居住,而是留在盛京居住了大半年。
期间,奇塔特曾经单独往返科尔沁草原一次。
相比于姐姐马喀塔,达哲的婚姻更加幸福,毕竟,她的丈夫是科尔沁的亲王,也算是外婆家的熟人。
嫁回外婆家,除却满蒙联姻的政治味道,也是喜上眉梢的亲上加亲。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的丈夫不长寿 ,顺治八年就去世了,此时的达哲还只有23岁。
如果是以前,23岁的达哲还可以选择改嫁,毕竟海兰珠可是26岁才嫁给了皇太极。
但此时,满清已经入关,大家都在学汉文化,也开始禁止妇女改嫁。
就这样,达哲也只能按照新规矩守寡。
她活到了58岁,足足守了36年寡。
飞扬古:哲哲的第三个女儿,皇太极第八女。
飞扬古,同样也嫁回了科尔沁,她的丈夫是巴雅斯护朗,蒙古科尔沁亲王的儿子。
12岁出嫁,38岁开始守寡,59岁去世。
关于她的婚姻生活,历史上没有记载太多,但有满清嫡公主的身份撑着,嫁的又是科尔沁部,想必不会太差。
另外,还有不少人根据呼和浩特恪靖公主府中的一本《公主府志》推测,多尔衮唯一的女儿东莪也嫁给了巴雅斯护朗。
不过,这种推测并没有直接的史料证据。
多尔衮死后,东莪的去向,就再也没在史书上出现过了。
写在最后 作为正妻,哲哲的一生幸运又不幸。
她是皇太极第一个册封的正宫皇后,却因为生不出儿子,只能和2个侄女共享丈夫。
但又因为2个侄女都懂事,大家也都和睦相处。
她的3个女儿,都成了和亲的工具人,成了满蒙联姻的公主,但和其他公主的远嫁相比,她们的婚姻也还算幸福,其中2位公主还能嫁回外婆家,也算是一种幸运。
而就算和现在的远嫁相比,这些公主的境遇也不能算凄惨。
一方面,满清入关不久,关内外生活差距并不大,无需有水土不服的担忧; 另一方面,她们是满清嫡出公主,身份地位在线,夫家也不敢随便欺负她们,也不必担心缺衣少食。
光是上述2点,就超越了现在很多远嫁的媳妇吧。
如果娘家成了外人,婆家不把媳妇当自己人,那么生活和婚姻的苦,就只能自己独自承受了。
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关注我,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