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确诊自闭症,家长应该怎样做?

2022-11-16
11 阅读

我家孩子,3岁5个月被诊断为孤独症,没让做评估,直接让去干预。

当时说话不流畅,发音不清晰,主动语言少,分不清你我他,行为刻板,不跟小朋友玩,脾气超大,一言不合就躺地哭闹,打人,乱跑,没有同理心。

现在,4岁6个月,语言达到同龄,发音字正圆腔,逻辑能力很好,尤其是数学,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没问题,汉字认识一百多,英语处于磨耳朵阶段,会跟读,会根据绘本完整的复述绘本故事,每天都阅读,社交方面已经看不出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每天都要找同学去玩,也会主动邀请别人来我家吃蛋糕,社交不需要辅助,能够回合式对话,玩耍。

情绪问题好很多,分析清楚原因,基本能控制。

目前的问题是在幼儿园还是有一点坐不住,自主意识强,过于有主见。

但是已经不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了。

一路走来,没吃药没打针,证明我的家庭干预方法比机构教育更有用!家长应该怎么做?

我太有发言权了!第一,听医生的话,医生让干预就抓紧去干预。

但是去干预并不是说不用去幼儿园了,到了适龄年龄该入园还是要入园,半天足矣。

第二,机构干预要找对老师,如果一个机构看到你家孩子,简单评估后就给你推荐安排一大堆课,贩卖焦虑,不上不行的那种,别去!骗钱的!因为干预是持久战,上课也不是上一个月两个月,有可能是一年两年,所以经济也吃不消,孩子也受不了,吸收不了。

第三,家长一定要有知识储备,如果家长只依赖机构,那么孩子康复的速度肯定慢,因为我们说真正的有效干预,一周要达到四十个小时,而机构干预一天最多三小时,多了孩子消化不了,剩下的那些时间都是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是我自己走过的路,我自学了基础干预康复师,取得了证书,所以机构老师的ABA理论我都会,带起孩子来,玩中学,学中玩,他现在已摘帽。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