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战时两把二十响盒子炮能不能压制一支冲锋枪?

2022-11-19
26 阅读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这得看情况。

如果一个人拿两把盒子炮的话,基本上没有可能压制住一支冲锋枪,无论远近。

如果是加装了枪托的盒子炮,而且供两个人使用的话,还是有可能压制一支冲锋枪的。

为什么呢?

因为盒子炮有严重的枪口上跳问题,毫无准确度可言的。

这也是为什么盒子炮没有被列装到部队,成为部队制式武器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

所以一个人用两支盒子炮想要压制冲锋枪,是不可能的。

毕竟一支都不好控制枪口上跳,更加别说两支了。

当然有人说抗战那会有人使用双枪,怎么说呢?

双枪也是打一支,再打一支的,轮换着打,两支枪连射就别想了。

那么在抗日战争时期,盒子炮在我国为什么会相当流行,而且做到了成为抗日利器的地步。

说实话,盒子炮之所以在我国流行,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多的自动武器,只能拿盒子炮这种半自动手枪来代替战场上火力不足的问题。

当时但凡能有足够的轻机枪,哪怕是冲锋枪,盒子炮也不会在我国大行其道的。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说说这件事,来体会一下。

话说盒子炮虽然我们下意识地认为他是一款手枪,其实要是仔细划分的话,盒子炮应该归类为冲锋手枪的一类。

世界上之所以有冲锋手枪这个类别,主要原因,世界各国的军方有点异想天开。

认为手枪小巧灵活,可以非常方便地隐藏在身上;而冲锋枪呢?

算是大杀器,火力猛就不说了,射击的精度比手枪要高很多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将这两种枪械结合到一块,从而优中选优,创造出一种即包含手枪的灵活小巧,也包括冲锋枪的火力凶猛,精度高。

既然军方可以这么想,那么军工们肯定地配合这种脑洞大开的想法。

于是冲锋手枪就出现了。

那么第一款冲锋手枪在1926年就诞生,是西班牙的BH公司制造的MM31。

这款手枪,猛的一看特别的像盒子炮,也就是毛瑟C96半自动手枪,尤其是前半部特别的像。

这款冲锋手枪同样可以给手柄的位置上加装枪托,还有调节射速的快慢机的功能,可以让射手在不同的环境中,切换手枪的射速,同时为了增强火力,还从固定的弹仓,改成了可拆卸式的弹匣。

这款手枪,因为考虑得特别的周到,以后的冲锋手枪基本沿用了,它的设计思路。

此后比较出名的冲锋手枪就是盒子炮。

盒子炮因为本身后坐力大,造成枪口上跳的问题,以及枪体太重的原因,一直就不受西方的待见,以至于在西方的军队中就没有获得大规模的采购。

老话说得好,东方不亮西方亮吗?

盒子炮运到中国,反而是大受欢迎。

为什么会这样呢?

难道到了我们这里枪口就不上跳了。

不是,原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我们虽然也是同盟国,是战胜国。

但当时的我们就是一块放在案板上的肥肉,各国列强附加在我们身上的特权和剥削有很多的。

他们是不会允许我们变得强大起来,所以就千方百计地对我们实施武器禁运,尤其是占据了很多地盘的日本人,对于武器禁运这块盯得非常的紧。

别说机枪这种大杀器了,连步枪都不允许卖给我们。

但手枪却不在此列,因为当时西方国家认为手枪是自卫武器,不是进攻性武器,所以盒子炮就进入到了我们的土地上。

很多人不知道,当时盒子炮能进入到我们这里,就两条途径。

一条是西方的代理商联合公司将手枪先卖给日本的经销商,然后日本的这些经销商再卖给我们。

这条路,在抗战爆发之前中断了。

第二条,是最主要的一条渠道,通过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商,进入到我们这里的。

在上个世纪的前四十年,包括盒子炮在内的各类手枪,大概有几百万把从第二条渠道到了我们的手上。

不过这些手枪大部分都是廉价的7.65毫米自动手枪,以及各式左轮手枪,最厉害的就是盒子炮。

在这里再说一个小秘密,盒子炮其实还可以改成马枪使用的。

好了接着说事。

盒子炮虽然挂着手枪的名字,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冲锋手枪,属于半自动武器。

矮子里拔将军,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能拿盒子炮凑活着当冲锋枪或者轻机枪来使用。

为了克服枪口上跳的问题,我们开枪的时候,盒子炮是横着开枪的,这样一开枪,枪口在怎么跳动也会是在一条水平线上跳动,而不会冲着天上放空枪了。

那么盒子炮虽然是冲锋手枪,挂着冲锋二字,但火力还是没法和冲锋枪比,所以在我们的历史上就出现了,手枪班,手枪排,手枪营,甚至还出现过手枪旅的这种编制。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数量的优势去弥补冲锋枪天然的火力优势。

到了抗战的时候,处于敌后作战的八路军,什么枪都缺,而盒子炮的半自动功能,很好地提升了装备的火力,再加上个小便于隐藏,方便八路军在敌后活动。

所以在整个抗战中,盒子炮成为了抗战神器。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光在1931年到1949年这些年间,大约有七万支盒子炮,以及四万支西班牙仿制的盒子炮被卖到了我们的手上。

其实当时通过各种暗地里进来的就更多了。

不管怎么说吧,盒子炮也就在我们这里流行起来了,在西方盒子炮是被嫌弃的一款武器。

这是盒子炮,也是冲锋手枪最为辉煌的时候。

二战结束以后,冲锋手枪有了各种款式,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比如装备给特种部队,进行解救人质或者进行室内反恐,毕竟冲锋手枪很适合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

而步枪在这种环境中威力过剩,冲锋枪体积大不够隐蔽,而手枪的弹容量小。

所以冲锋手枪在这个时期,算是大放异彩。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下,不管冲锋手枪怎么去改动,都是没有办法改掉枪口上跳的问题。

那么冲锋手枪后来怎么样了?

冲锋手枪在新的舞台上,还没怎么发光发热呢?

后来就出现了卡夫拉防弹衣,冲锋手枪就算是把口径做到九毫米,在装备了防弹衣的对手面前,根本就撕不开防御,最终冲锋手枪就彻底的退出了军备的行列,成为军迷手中的收藏品。

那么冲锋手枪有很多种,比如伯莱塔93R,GSG—5P等等。

这么多种类繁多的冲锋手枪,正真在部队里列装成为部队的制式武器,其实只有一款,哪就是APS。

APS是苏联在1948年设计,并在1951年装备军队的。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如果冲锋手枪确实不错,哪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一款冲锋手枪被当作军队的制式武器进行列装呢?

显然冲锋手枪作为军队制式武器是一款不合格的武器。

那么间接的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冲锋手枪在对战冲锋枪的时候,压根就不会占到任何的便宜?

要知道,冲锋枪在二战期间,是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来装备军队的。

在苏德战争中,双方装备的冲锋枪的比例可不低啊,比如我们朗朗上口的波波沙冲锋枪。

要知道波波沙冲锋枪,后来还在朝鲜战争中大放异彩,以至于在1950年我们仿制波波沙冲锋枪,造出了五零式冲锋枪。

一经批准生产,当年就生产了三万六千支,当时就装备给了部队。

五零式冲锋枪列装之后,志愿军的单兵装备和美军的差距缩小了不少。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135团,第七连排长孙占元,带领一个排使用十四支五零式冲锋枪和其他武器。

对敌人的进攻中,连续拔掉了敌人数个火力点。

其中光孙占元排长,就击毙了十六个敌人。

不过可惜的是,孙占元排长在拔除最后一个敌人的火力点的时候,腿被打断了,最终牺牲在了这场战斗,而他的战友成功地肃清了残敌,成功了完成反击任务。

而孙占元成为了和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杨莲弟一样的烈士,被人们誉为抗美援朝五大烈士。

那么这场艰苦的战斗,足可以说明盒子炮这样的冲锋手枪,在战场上交锋是比不过冲锋枪的。

压制就更加谈不上了。

如果以上还不能说明的话,再举个例子体会一下。

柯尔特1911式半自动手枪,这是美国人约翰.勃朗宁设计的,一经推出就立即成为了美军的制式武器。

这一装备就装备了七十四年,经历了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战,波斯湾战争。

在整个服役期里,这款手枪据说生产了近三百万把,这还不包括授权给盟国生产的枪支。

所以这把手枪算是一款出色的手枪。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把手枪是有几款冲锋手枪的变种型号。

这些变种型号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怎么回事呢?

话说在当时,很多人认为M1911其实比盒子炮要好很多,不论是紧凑,还是携带,甚至是单手射击。

所以当时就有军火公司想要把M1911改装一下,变成冲锋手枪来使用。

其中有一家西班牙的枪械厂,叫星公司,在1930年的时候,制作出了很多型号的M1911的冲锋手枪。

这些型号不仅口径不同,弹匣的容量也不尽相同。

那么这些所有的M1911冲锋手枪,都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连发的时候,很难控制,当射速超过一分钟一千发的时候,就算是口径最小的型号,都没有办法在没有枪托的情况下进行射击——枪口跳动的根本控制不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星公司还给这种M1911冲锋手枪装上了射速减速器。

但就算是这样,别说是军用市场,就连民用市场这款冲锋手枪都没有挤进去。

怎么说呢?

正规的厂商改装的M1911冲锋手枪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

而M1911手枪作为一款名枪,在民间也得到了改装,其中一间位于美国的德克萨斯州的一家枪店的店主,成功的改装出了M1911冲锋手枪。

所以这款改装出来的M1911冲锋手枪,在美国各种帮派中很流行。

这其中包括美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犯罪分子,他们使用的就是M1911冲锋手枪。

一个叫约翰.迪林杰,是一个银行大盗;另一个叫娃娃脸尼尔森,也是一个银行大盗,只不过这个嗜杀成性。

就算是现在,娃娃脸尼尔森使用的三支M1911冲锋手枪,依然被美国的FBI收藏着。

后来这个店主因为给这些人改装武器,就被捕了。

那么这种武器,同样引起了美军的注意,所以店主被捕之前设计的最后一款M1911冲锋手枪就被美军给拿过去研究。

当时美军也有打算,看看这武器的能力,如果可行的话,列装部队也不是不可以的。

结果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测试和评估,都没有通过。

原因还是冲锋手枪的毛病,枪口上跳的问题,一旦连发,可控性和可靠性都变差了。

所以美国军方就抛弃了这款冲锋手枪。

但在当时柯尔特公司对这款改装的M1911冲锋手枪产生了兴趣,并成立了研究小组,研制选射型1911式冲锋手枪。

在1949年的时候,还申请了专利。

根据这个专利,出来的是两款冲锋手枪,一款叫ACP,另一款叫超级。

据说ACP,如果连发的时候,可以做到像高射机枪那样进行连发。

(好吧,高射机枪)那么,这种连发的能力,枪口上跳会剧烈到何种程度是可以想象的。

而另一款超级算是ACP的变种,口径设计的小了一些,但效果还是没能让美军满意。

所以M1911虽然作为一款非常出名的手枪,但他被改成冲锋手枪的时候,依然被枪口上跳的问题所困扰,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制式手枪。

M1911冲锋手枪,在正规厂商这里,基本上没怎么推出就夭折了。

那么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冲锋手枪,虽然集合了手枪和冲锋枪的优点,但他的缺点同样巨大,没有任何人可以解决枪口上跳的问题。

也就是说,盒子炮作为一款冲锋手枪,他的作战能力和冲锋枪比起来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

就算是使用两支盒子炮,想要压制冲锋枪,估计就得装上枪托,两个人实施攻击才可以办的到。

其他一般情况,还是别想了,除非利用便于隐藏的特点,发动突然袭击将冲锋枪枪手击毙。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