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说在西藏的无人区,夜晚不要住在车内?r
1950年,一支由136名战士组成的先遣队,进入藏北无人区执行任务,战士们满怀热情而去,但是当完成任务后,整个队伍只有一半人活了下来。
战士们牺牲的背后,是无人区那股可怕的力量。
无人区又被称为“生命的禁区”,那里环境恶劣,随时都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危险。
只要走进无人区,就很难走出来,更别说留在无人区在车内过夜了。
国内的四大无人区,都是非常危险的地方,贸然前往,很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136名战士进藏执行任务,最终只有一半人活了下来。
1950年8月,一支解放军先遣连从南疆出发前往西藏阿里地区执行任务,这支队伍一共136人,连长名字叫李狄三。
当时解放战争刚刚结束,有许多整治工作要在藏区展开,同时他们还肩负着为“新藏公路”的修建进行勘察的重要任务。
这支先遣连从南疆出发,由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在加上天气恶劣,这支部队在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在攀登冰山的时候,由于缺氧的环境中,连长李狄三边走边吐,甚至差点休克,好在被年轻的战士背着翻了过去。
8月29日,先遣连到达改则县的扎麻芒保,做好越冬准备。
10月份的时候,先遣连和后方的供给线就断了,战士们开始吃不饱饭。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连长李狄三鼓励大家自力更生,他们开始搭建碉堡,储备干柴并且外出打猎。
当时队伍的纪律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严格执行民族政策”,但是这期间有不怀好意的藏地人给当地牧民下了命令,不让牧民和解放军接触,甚至都不能卖给解放军东西。
后来,这些人提出要谈判,看看解放军的实力。
在谈判的时候,他们竟然让解放军退出藏北,遭到了李狄三强硬的拒绝。
随后,解放军战士通过合理的手段和平解决了这些反动代表。
到了11月份,进入冬季,藏北高原上的寒冷和贫瘠让骆驼都很难活下去,战士们打猎也经常是空手而归。
在缺氧和恶劣的天气之下,全队80%的战士患上了高原病,都站不起来了。
高原病是由严重缺氧引起的,重症的情况下会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对人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12月份的时候,这只先遣连已经没有吃的了,在一望无际的无人区内,他们甚至连一只兔子都看不到。
先遣连的战士们开始吃马料,后来马料也吃完了,大家开始吃没有盐分的肉干来填饱肚子。
要知道盐分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的抵抗力。
如果长时间没有摄入盐分,人就会感觉到疲劳、无力。
令人痛心的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高原病就夺去了连里30多名战士的生命。
这些战士没有倒在枪林弹雨之中,却被藏北高原的恶劣环境打败了。
在荒无人烟的藏北无人区,一旦患病,很难找到医治的地方,只能自己硬扛着,抗不过去只能面临死亡。
其实连长李狄三也患有高原病,但是为了鼓舞士气,不让大家担心,他一直用绷带勒紧双腿,假装自己没有生病的样子。
直到有一天,李狄三扛不住了,他摔倒在地,战士们这才发现他的腿部已经肿得和水桶一样了。
后来,李狄三的病情持续恶化,连床都下不了了。
1951年5月28日,独立骑兵师二团副团长安子明带着医生,不分昼夜地赶路,终于率部赶到了扎麻芒堡和先遣连汇合了。
当安子明看到眼前的景象时,被震惊了,战士们成片地倒在地上,还有一些战士的尸体还没来得及掩埋。
此时,连长李狄三已经昏迷了两天,在一声声呼喊中,李狄三醒了过来。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安团长,辛苦了,日记......”话还没说完,连长李狄三就倒下了。
原来,李狄三有两本日记,里面详细记录了先遣连进藏以来的情况和当地的社会情况,这份日记非常重要,对后续的藏地工作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次先遣队的行军不仅为后续科考队和军队的进入提供了基础,也以和平方式解决了许多的藏族武装。
因为对藏北高原环境的不了解,先遣队136人中,有63人失去了生命,最后活着回来的战士只有一半。
那么,西藏的无人区究竟有哪些可怕之处?
1.西藏的无人区海拔高,氧气含量低西藏的无人区都处于高原之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海拔越高,空气就越稀薄,氧气含量也就越低。
如果是初次来到高原,普通人可能会适应不了缺氧的环境,那么就会引发高原反应。
可别小看高原反应,一开始可能只是乏力、胸闷、心跳加速,如果情况加重会引起肺水肿和脑水肿。
那时候,就有生命危险了。
另外,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也会越来越低。
西藏的无人区常年温度都在零下,夜晚的时候温度最低能达到零下40多度。
拿出一个苹果放在外面,第二天这个苹果就能当石头用。
较大的温差让人很难适应,抵抗力稍微差点就会被冻感冒。
小小的感冒在平时不算什么事,但在高原上症状会加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也会有生命危险。
2.无人区内地形复杂,稍不注意便会丧命无人区之所以叫做无人区,原因就在于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在这里到处都是无法预料的危险,即使再谨慎,也根本无法防备。
首先,西藏的无人区内有大片的沙漠,但沙漠中有很多地方暗藏着流沙。
一旦一脚陷入进去,会被流沙迅速吞没。
如果身边没有同伴伸出援手,仅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走出来的。
其次,无人区内沼泽地很多,且不易被人发现。
这些沼泽地在寒冷的气温下表面会结一层硬土,人们很难分辨出脚下的土地是否是沼泽地。
一旦一脚迈进去,表皮的硬土是根本承受不住人的重量的。
到时候,人会深陷沼泽之中。
沼泽地还有一个让人致命的地方,就是越挣扎陷得越快,不挣扎又出不去。
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援,没一会人便会被沼泽吞没,甚至连遗体都很难找到。
除了暗沙和沼泽外,无人区内还有些地方常年被雪包围,一旦发生雪崩,逃跑都来不及,会被直接埋在雪下。
3.淡水资源匮乏,伤口感染也会危及生命无论什么时候,水永远都是活命的关键。
在西藏的无人区内,虽然大大小小的湖泊有一千多个,但是能够救人命的淡水资源却少得可怜。
大部分湖泊都是咸水,根本无法饮用。
一旦在无人区携带的饮用水喝完,而又不能及时找到能够饮用的淡水,再加上恶劣的环境,人坚持不了两天就会倒下。
另外,西藏的无人区人迹罕至,根本找不到诊所或者救治的地方。
在无人区内,就算是被树枝划伤,伤口一旦感染,而又无法及时消炎,也会危及生命。
4.无人区内动物很多,并且野性十足西藏的无人区内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的野生动物有200多种。
由于无人区内的自然环境很少被人破坏,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都有原始的野性,攻击力十足。
在西藏的无人区内除了比较出名的藏羚羊外,还有藏雪鸡、大天鹅、秃鹫。
当然,这里也不会少了肉食动物的身影,狼和棕熊在西藏的无人区也比较常见。
狼是群居性动物,经常成群出没,无人区的野狼胆子非常大,在它们的领地之中,就连行驶的汽车它们都敢围上去咬两口,更不要说赤手空拳的普通人了。
在无人区内,普通人遇上狼群很难全身而退。
可能会有人说,看见狼掉头就跑不行吗?
主要是人也跑不过狼,狼的奔跑速度能够达到60千米每小时,而且耐力极强。
在高原上,剧烈运动还会引发高原反应,估计人还没跑几步,就得喘不上气来了。
狼和棕熊不好惹 ,其他的素食动物也不是好惹的。
比如藏羚羊和野牦牛,这些动物都有自己的领地,一旦人类贸然进入,很可能会被当成入侵者,进而对人发起攻击。
别看藏羚羊体型不大,但是它速度极快,能够达到每小时8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在藏羚羊跑起来的时候,一秒钟就能跑出22米,这个速度向着人冲撞过来,产生的撞击力和小汽车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在西藏的无人区内,一些素食动物也惹不起,野生动物也是非常危险的存在。
5.天气变幻无常,经常刮大风西藏的无人区内气候变化莫测,昼夜温差很大。
可能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会狂风暴雨,降雨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气温骤降。
这样突然地降温,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和保暖措施,人体很可能会因为抵抗不了寒冷而失温死亡。
除了变幻莫测的气温之外,西藏无人区的大风同样可怕,一旦刮起来就是风沙走石,甚至还能把人吹倒。
总的来说,西藏的无人区内处处充满危险,而且很难预料。
如果是普通人,千万不要为了一时兴起而去无人区冒险。
因为,很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西藏的无人区,为什么夜晚不要住在车内?
1.车内氧气不足,容易发生意外西藏的无人区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本来空气就比较稀薄,就算是平时活动都不能剧烈运动,否则很容易就会引发高原反应。
晚上睡觉时为了保暖,车窗一般是关闭的状态,这样本就稀薄的氧气在车内会变得更少。
在极度缺氧的车内,人待不了多久便会出现胸闷、乏力、心跳加速等反应。
如果不能及时吸氧来补充体力,是很容易有生命危险的。
2.无人区昼夜温差大,开空调很费油西藏的无人区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可能温度能够达到零上10度,夜晚温度就会急剧下降到零下20多度。
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如果在车里过夜,是肯定要开空调的,否则根本扛不住这样的低温。
开空调时为了保暖效果一般会把车窗关闭,但是这样不但会造成缺氧,汽油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这种有毒气体,长时间在车内无异于送命。
而且,开空调会加大耗油量,要知道在无人区,汽车可是重要的逃生工具。
一旦发生意外,开车可以迅速逃离。
若是开空调消耗了大量的汽油,在无人区是很难得到补给的。
万一汽车的油量不足以驶出无人区,而自己又无法得到救援,那真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绝路。
所以,如果去西藏的无人区探险,到晚上的时候尽量不要住到车内。
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也为了能够充足地休息,找个小旅馆住一晚才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