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清时的中国,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
在近代史中,落后的国家很多。
可要说遭到入侵最多的国家,无疑是中国。
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为何没有沦为殖民地?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有哪些区别?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也进入近代史。
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当时的清朝,也面临割地赔款。
从此之后,晚清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然后签下耻辱的条约。
从1840年到清朝灭亡,中国经过的耻辱,是史无前例的。
这段历史,也让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在教科书上,我们常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和殖民地有哪些区别?
从形式来看,半殖民地始终保留着政府体系,他也拥有各方面的主权。
在国际政治体系中,依旧可以和别国建立关系,他也没有宗主国之说。
在国家形式上,依旧保持着独立。
而殖民地有宗主国,做什么都需要经过宗主国的同意。
宗主国也控制着殖民地,从殖民地获取更多的资源,这一点也不用经过殖民地同意。
毕竟殖民地有许多限制,宗主国才是掌控者。
而半殖民地,也在经济,领土,海关,领海,军事,政治等各方面上,都受到严重的破坏。
半封建社会,是指从一个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这其间自然经济和资本经济同时存在。
国家仍是封建统治,封建体制也逐渐被瓦解。
这就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区别,晚清是衰落的,可他不是殖民地,他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然就不用签订那么多条约。
毕竟都成为殖民地,干嘛还要签订条约?
而面对辽阔的中国版图,这些西方列强,干嘛不把清朝变成殖民地?
这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列强之间的利益分配。
多个列强的入侵,势必会造成他们之间的矛盾,毕竟利益分摊不均,就会争吵。
到头来还会引发战争。
当初的日俄战争,很大的原因,是日本不能看着东北落入沙俄的手里,所以才发生了冲突。
而在清朝这里,列强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想要独吞清朝的利益,其他列强肯定会不同意。
尤其是英法俄三国,他们在清朝的利益比较多,怎么可能让其他国家自己独吞?
因此,列强之间的平衡,也让清朝不会成为他国的殖民地。
如果是一个小国,哪有什么平衡战略,都是被吞掉的结果。
可见,有时候领土辽阔,市场够大,资源丰富,也会让其他列强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谁打破这个平衡,都会引起其他列强的不满,到头来就是用武力威胁对方,逼迫他就范。
2:独自吞并清朝的后果。
想要吃下如此庞大的国家,需要多大的力量?
当初的大英帝国,在巅峰时期,也不敢说轻易吃下整个清朝。
只要灭掉满清政府,对汉族来说,那是再好不过的,然后可以名正言顺地起义,抗击英国的入侵。
哪怕是沙俄,他也是一步一步地吞并北方领土,一下子肯定吃不下。
毕竟还要消化,否则会引起许多问题。
而在一个庞大又是动乱的国家,不仅无法获取利益,还要派出大量的兵力去镇压,搞不好还会拖累自身的实力,让其他对手有机可乘。
可见,想要独吞中国,会引起中国内部的动乱。
中国不是印度,中国没有种姓制度,没有清朝的统治,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人就可以起义,抗击入侵者。
满清统治两百多年,国民也接受了统治,没有他,结果就会不一样。
3:清朝的自救。
面对自身的衰落,清朝并不是坐视不管。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洋务运动兴起,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
晚清时期,不断学习西方各方面,虽然结果都失败了,但也努力过。
在军事上,来自清朝的订单,让西方国家赚得盆满钵满。
加上清朝的市场大,需要更多的商品。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双方的关系。
随着晚清的改变,其他列强也要考虑晚清的实力有多强。
直到甲午战争的失败,晚清中看不中用的弱点被暴露出来。
这也让西方国家看到了机会,后来就有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更是签订了《辛丑条约》。
自救的目的没有达到。
只能暂缓列强的瓜分。
从这些原因来看,都让清朝维持自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西方国家想要把清朝变成一块庞大的殖民地,遇到的困难可不小,也很难成功。
而拥有各自的势力范围,无疑是最好的,还能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从历史来看,沙俄是最想把清朝变成自己的领土,毕竟“黄俄罗斯计划”是那么的疯狂。
如果让他实现,那中国的北方,将会无险可守,受到威胁的程度也更大,幸好没有让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