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本科线文科要超过50%的人,而理科超过20%就够了?

2022-08-12
3 阅读

为什么本科线文科(历史类)考生要超过50%的人才能上线,而理科(物理类)考生只需要超过20%的人就够了?

从题主提供的图表来看,应该是重庆的提问者。

我们先来核对一下题主问题的准确性。

2022年重庆高考本科分数线中,历史类为415分、物理类为411分。

在一分一段表中,历史类180分以上人数为69770人,而本科线上人数为36392人,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得出本科线上人数居180分以上人数的52%;同样,物理类180分以上人数为112556人,而本科线上人数为84524人,本科线上人数占比为75%。

从上面的分析数据来看,重庆历史类高考生想要达到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需要超过48%的考生,而物理类高考生则只需要超过25%的考生即可达到本科分数线,两个数据的比例与题主比例大体相符。

为何会出现提问中的这种情况呢?

其实笔者在很多的文章中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由历史类和物理类的招生规模所决定的。

在2022年的重庆高考招生计划分配上,历史类本科招生计划总人数只有3.03万人,而物理类本科招生计划人数达到7.54万人,物理类招生规模是历史类的2.5倍,这势必造成物理类考生较历史类考生更“容易”上本科。

我们可以看看,物理类招生计划7.54万人、本科线上人数为8.45万,本科线上人数是计划招生人数的1.12倍,历史类招生计划3.03万人、本科线上人数为3.64万人,线上人数是计划招生人数的1.2倍。

大家都清楚,高考本科分数线,是按照计划招生人数的1.2倍划定,我们看前面的数据,历史类本科线严格按照1.2倍划定,而物理类的划线更小,只按1.12倍划定,如果按照1.2倍划定的话,分数线甚至更低至394分,这样估计更能显示出考生选择物理与历史的差距。

为何笔者原来提到过,考生只要物理科目成绩尚可,一定要选择物理的原因所在。

我们看今年重庆选择历史的考生人数占物理类的62%,而历史类的本科招生人数只占物理类的40%,这就是差距所在。

在区分一本、二本的时代,一本招生计划差距更大,对于重庆高考生来说,一本批次招生总计划中,每6个一本录取考生中,理科占5个,文科只占1个,差距比题主的这个更为悬殊。

为什么会出现理科招生规模大这么多的状况呢?

题主肯定听说过一句俗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在曾经的那个年代,我国建设了大量的理工类专门院校,大量培养“数理化”人才,这也是我国拥有目前全球配套最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基础。

从这个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高校的建设,本来就是理工类高校大大多于文史类高校,这势必造成理工类学生的招生规模超越文史类,历史一直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我们的理工类人才可培养规模就一直就远远超越了文史类人才,这是历史的必然。

笔者原来提到过,各地教育考试院会根据文理科人才报考的规模来调整招生计划,于是有网友问,为何文科考生大幅增长时,文史类考生招生计划没有大幅增加,而理工类考生大幅增长时,却能发现理工类招生计划能大幅增加?

这又是由高校师资力量决定的,对于绝大多数本来就属于理工类的高校来说,其师资规模能允许培养更多的理工类考生,但文史类考生增加时,各高校由于文史类师资的欠缺,根本无法大规模提升文史类考生的招生规模。

笔者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比如重庆大学,我们都知道这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但其2022年的招生计划安排,6130人的总招生人数中,理科生(理工类、物理类)招生规模达到4863人,占比达到79%以上,另外还有13.5%的考生不分文理科,如此数据,我们可以得知想考入重庆大学的文科生机会有多难得?

所以有时候我们说重庆大学是一所理工类高校,并不是一所综合性大学,道理就源于此。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