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下意识的行为很掉价?
有一次,我和妯娌一起去饭店等亲戚。
当时,我看见饭店门口摆着水盆,饼干之类的东西,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我知道这应该是有人家在办白事。
进了屋,果不其然,我看见现场有十来桌的客人在吃饭,气氛有些压抑,有两个眼睛通红,脸上带着泪痕的女人,在招待客人。
我们俩就安静地坐在一边,等着亲戚在后厨忙完出来。
毕竟是白事,一桌子菜都没吃几口,有的人就起身离开了。
这时,令我没想到的一幕出现了:原本安静的妯娌,竟然动了,她跑到饭店前台跟人家要了好多塑料袋,然后回到饭桌前,开始打包菜。
有的桌子上还有客人呢,她就直接端起那盘鱼,问客人吃不吃了?
人家见这架势,只好说不吃了。
她麻利地把鱼倒进方面袋里,很快桌子上的猪肘子,鸡肉等菜也都被她占为己有。
甚至看见那家主人惊愕的表情时,她都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只是不以为然地说:“我拿回去喂狗。
”见此,我赶紧把脸转到一边,快步起身走到门口去等她。
在饭店,吃不了的饭菜,打包带走是正常的,毕竟这也是一种节俭行为。
可是,人家是办白事,客人还没有全离开,她又没有跟主人打个招呼,就上桌子抢菜一样的打包,我真觉得很掉价。
尤其是,她家除了她们夫妻俩,再多一个喘气的东西都没有,她竟然说拿回去“喂狗”。
最有意思的是,她出来后,笑嘻嘻地向我眨眨眼,我看她两手除了拎着菜,还拿了几双没用过的方便筷和粗糙的餐巾纸。
她这真是“不虚此行,满载而归”啊!我知道她的本性就是爱占便宜。
逛趟早市,她能空肚子去,饱肚子回。
她无论走到哪,跟别人都自来熟。
只见她往摊位前一站,嘴上跟卖货的打听价格,手上拿个吃的塞嘴里,说是尝好了再买。
例如,她站在葡萄摊位旁,如果吃进嘴的葡萄是甜的,她就惊讶地说:“哎呀,要是酸的,我就买点了,可惜是甜的,我不吃甜的。
”反之,也是这番话,就是把酸和甜颠倒一下。
就是看见大葱,她都要扯几个葱叶放嘴里嚼了,即使辣出眼泪,她也咧嘴笑。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吃烧烤,回来后她竟然从衣服兜里掏出五六头大蒜,还挺骄傲地说:“这不算啥,我在那没吃,我拿回来吃一样,反正我花钱了,不能给他们省下。
”妯娌家并不穷,可她就是走到哪,都想顺便带回点东西,这点我是真挺反感的。
可我们毕竟不是姐妹关系,我如果说多了,她会以为我嫉妒她的“才干”呢,随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