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家长群里通报学生测验考试成绩并排名次,这好不好,有没有必要?
家长们又要求孩子成绩出类拔萃,又要求老师不公布成绩名次,对学生温柔以待,这简直就像南辕北辙一般的纠结矛盾。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心理敏感,成绩不怎么好,心理却极度的脆弱。
学习习惯差,不遵守纪律,时间观念不强,可偏偏自尊心极强。
迟到旷课不丢人,上课睡觉不丢人,作业抄袭不丢人,晚上玩手机通宵不睡不丢人。
成绩考个位数,排名倒数了,就觉得丢人得只想轻生。
有的学生脆弱到老师不能当众念他们的成绩,不能在教室内公布有名次的成绩表,不能听别人说自己成绩差。
学生的诉求还马上就能得到某些专家的回应,说这样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马上有教育专家支招,成绩评价,由原来的分数改为学生的等次。
可是又马上招来家长的不满意。
ABCD看着一头蒙,孩子到底在学校成绩如何,家长们连个知情权也没有。
挤在夹缝里的只有老师,左右为难,动辄得咎。
高考要的分是分数,中考要的是分数。
可是你们大会小会要讲的是不要重视分数,不要公布成绩,不要公布名次。
教会学生做人最重要。
可是学生会做人能量化吗?
学生会做人会最终落实到老师的绩效工资上吗?
教育的学生会做人,能够让自己有荣誉吗?
不能,那为什么不能谈分数?
现在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是越来越差了。
不能批评,不能罚站,动不动就是体罚,动不动就是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成了极度脆弱的玻璃杯,老师捧在手里得宠着惯着。
学校的老师现在也很分裂。
检查的时候,被罚站的学生都让到教室里,墙上的成绩表必须撕下来,学生抽屉里一定的教辅图必须藏起来,甚至课程表,都不能用原来的。
待到检查过后,仍然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架势,毕业班的模拟考试,每周一次,次次公布。
进步退步上升几名退后几名,优秀生多少,计算到精确得无以复加。
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墙上挂的,嘴上喊的一套,实际做着一套,自己说谎也教学生说谎。
以本真面目示人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