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蝙蝠的存在对人类有益,消灭反而不好?

2022-11-30
15 阅读

冠状病毒、汉坦病毒、亨尼巴病毒、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这些让人谈之色变的病毒的寄主之一就是蝙蝠,再加上一些吸血蝙蝠带来的负面影响,让人们把蝙蝠划分到了“害兽”一类之中。

但其实,看待每一种生物,我们都不能以偏概全和放大它们的弊端,而忽略了它们正面的、积极地作用。

蝙蝠也是如此,那么,蝙蝠对人类究竟有哪些益处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超级毒王”蝙蝠蝙蝠是唯一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但这对于蝙蝠来说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蝙蝠学会了飞行,但是几乎丧失在地面上活动的能力,就连休息也必须是倒挂着,因为一旦落地,它就很难再次起飞。

其次,蝙蝠的体型大都很小,面对天敌时的能力也比较弱。

最关键的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危险的病毒的寄主之一都是蝙蝠,这就是说蝙蝠其实也是这些病毒的直接受害者,而且蝙蝠还是一种高度群居动物,所以许多病毒会在蝙蝠中传来传去。

不过,幸运的是多数病毒与蝙蝠是“和平相处”的,它们不会要了蝙蝠的命,当然这并不是病毒“仁慈”,而是蝙蝠来自于蝙蝠的强悍。

蝙蝠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它们能够飞行,而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热,此时蝙蝠的体温来到了一个让病毒瑟瑟发抖的温度40℃,如此高的体温限制了病毒在其体内的繁殖。

同高体温让蝙蝠的免疫系统一直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蝙蝠的免疫系统一直在跟体内的病毒打架,同时蝙蝠又有很强的DNA修复能力,在这三个法宝的加持下,蝙蝠体内的病毒竟然与免疫系统搭成了某种程度的“和解”和共生。

当然,蝙蝠并不是具备“吸病毒的体质”,而是因为它的栖息环境、迁徙、冬眠等习性让它们更容易接触到这些病毒,所以,在漫长的演化中,蝙蝠进化中了“病毒持续的在体内感染,但不影响它们正常生存”的能力,至此,哺乳动物中的“超级毒王”产生了。

不过,蝙蝠其实也是无辜的,这是因为病毒并非它们自己想要携带的,事实上它们也在与病毒坐着殊死搏斗,只是目前看来,它占了上风而已。

而且它携带的许多病毒虽然能传播给人类,但是蝙蝠也很冤,首先,它们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这正好与人类的作息相反,这使得它们其实与人类没有太大的交集。

其次,蝙蝠的主要栖息地在树洞、山洞以及森林之中,这些地方与人类的栖息地并不重合,所以,它们已经尽可能地避免与人类接触了,但是有些人偏偏不信邪,为了“一己私欲”去捕杀它们,这才打破了人与蝙蝠之间的自然屏障,让病毒有着接触到人类的机会,这显然不是蝙蝠的错。

蝙蝠对人类的益处蝙蝠虽然是“毒王”,但是它对我们人类是有诸多的益处的,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说一下蝙蝠的益处:第一:仿生学。

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对唯一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充满了兴趣,通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自由飞行的原因-声纳,蝙蝠可以通过释放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来躲避障碍,而科学家们利用这一点制造出了声纳设备。

除了声纳设备外,目前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具备特殊功能的暗夜飞行者-仿生蝙蝠机器人,这是一种比之前以昆虫为仿生制作的机器人更加具备实用意义的机器人,它的出现能创造更安全的无人机环境。

第二:科学研究。

科学家们发现蝙蝠身上也有许多的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的进化要比其他环境下更快,因此,蝙蝠是一种重要且极难被替代的实验动物,它能帮助科学家们更好的了解微生物的种类与演化。

第三:消灭害虫。

在世界范围内,蝙蝠的种类多达962种,其中绝大多数的都是食虫类蝙蝠,这些蝙蝠主要以夜间活动的昆虫为食,它们精密的声纳系统能够锁定在空中飞行的蚊子大小的昆虫。

由于这些昆虫对于我们来说多为害虫,而蝙蝠本身的进食量非常大,一只蝙蝠一小时就能吃掉1000只蚊子,而蚊子本身就是人类最大的杀手,而且它们数量又多,所以在自然界中,它们是消灭害虫的主力军,一旦没有了蝙蝠,害虫的数量必然会大大增加。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看,食虫类蝙蝠每年吃掉的害虫能够帮助美国挽回约230亿美元的损失,而6亩地如果有5只蝙蝠在活动,几乎就完全用不到杀虫剂了,因为蝙蝠对昆虫类几乎是不挑剔的。

除了美国,许多国家会主动的利用蝙蝠来消灭害虫,尽可能的减少农药的使用,可见,蝙蝠在消灭害虫这方面是首屈一指的。

第四:帮助植物。

在蝙蝠中,根据食性可以分为三类:食虫类、食果类以及食血类,其中吸血蝠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少的,世界范围内只有三种,而且它们均分布在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几乎与人没有交集。

除了食虫类,第二大类群就是食果类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果蝠,食果蝠也是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以森林中的树木果实(单纯的食果蝠)以及花蜜(食蜜果蝠)为主要食物,这类蝙蝠的体型大都比较的大,比如马来大狐蝠。

食蜜果蝠其中以花蜜为食的这些食果蝠会像蜜蜂一样,成为花粉的传播者,而以果实为食的食果蝠则会将果实中的种子一同吞下,然后借由粪便将种子传播到新的地方。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在热带的一些森林中,有95%以上的结果植物是靠食果蝠传播的,甚至有些植物还只能以食果蝠作为传播媒介,比如印度楝树(Neem tree)。

因此,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蝙蝠作为传播者,在森林的生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原始森林是地球生态的重要一环,与我们的大气、环境、气候等息息相关。

总结蝙蝠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类动物的第二大类群,占哺乳动物种类的约20%,它们几乎遍布全世界,而且多数栖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人类想要灭绝蝙蝠是不太可能的,这个难度不亚于灭绝蚊子。

而且我们看待蝙蝠也应该理性,它们本身与我们人类没有太大的交集,反而在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所以,与蝙蝠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和平相处,互不打扰,你说呢?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