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总用到“婴儿”的比喻,要说明什么?
《道德经》经常会用“婴儿”做比喻,婴儿是老子修道、做人、做事最高境界。
老子主无为、主柔、主静。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意思就是能不能会聚精气追求柔弱到婴儿状态哪?
婴儿具有哪些特点?
一、身体柔软。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如杨柳依依,柔韧有弹性。
曾经有人让我抱下1-2岁婴儿,小心翼翼,生怕把小孩要给闪了。
1、做人立事上身段要柔。
荣辱看淡,能屈能伸,知进知退,能吃得苦中苦,也能做人上人。
2、做人要谦和。
曲则全,枉则直。
太刚则易折,做人也如此,太刚容易受挫折。
前些时间上热搜榜的某品牌菜刀,不锈钢纯度太高,拍蒜拍折了,就是身段太硬,来不及反应。
二、柔弱示人是一种处事手段。
柔弱胜刚强,强梁者不得其死。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清朝名臣,被称作“半个圣人”曾国藩在前期攻打太平天国遇到重大挫折后,几次跳海不成,最后忍辱负重,苦读《道德经》,悟出了至柔方能至刚,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重新被启用后,跟朝廷官员们相处方式发生极大改变,官无论大小,以谦卑示人,恭敬有礼,谦和待人,一改前期刚正不阿,雷利风行,嫉恶如仇的作风,最后终于打败天平军,获得巨大成功。
三、做人做事秉着真诚原则。
童言无忌,说真话,发自内心,不掺假,不虚伪。
在《皇帝新装》皇帝光着身子游街,谎称自己穿新衣服,大人们虚伪怕sha头,纷纷赞美皇帝新装,而一小儿却说皇帝什么都没穿,敢说真话,就没有那么多顾忌,揭穿了皇帝自欺欺人丑恶嘴脸。
《康浩》曰: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我们无论做什么,只要做到真诚,内心无愧,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中庸》“至诚可以前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可见诚的如此重要,是我们为人处事,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四、内外身心灵统一。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骨若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则。
两个小手紧握拳头,保护元气,不外泄。
不知男女交合之事而小ji ji勃起,精气充满。
整日哭也不停嗓子也不哑,元气平厚醇和。
精、气、神相互统一,就可与天合一,天人合一状态。
可以通达高维世界,所以有时觉得小孩说话会很神奇,因为他能看到三维世界看不到东西。
老子崇尚修道最佳状态也就是婴儿状。
五、不执着。
率性天真,如镜子那样清澈,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吃就吃,想尿就尿。
上一秒哭,下一秒在笑。
物来则应,物走不留。
不勉强,随性而为。
《神雕英雄传》里周伯通,号称老顽童,活的潇洒,没心机,没愁事,乐观,活泼可爱,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
如果一个人要是有3岁的心态,300岁思维,那么你就是高人,人生注定不同凡响。
(本图由全网如侵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