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到达金星只需100天,为何金星研究遭“冷落”?
不是不想深入研究金星,奈何金星的表面环境太过恶劣。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两者间的距离为0.42—2.58亿公里,而排名第二的火星距离地球则为0.55—4亿公里。
理论上来说探索金星显然要比探索其它行星要稍微方便一点。
毕竟到达金星的时间为100天左右,而到达火星的时间则需要180天左右。
从行星探索的“窗口期”来讲,火星大概为780天,而金星则只有580天左右。
从这点上来说金星也是更有优势的。
另外,金星的直径为12103公里,火星的直径为6779公里,而地球的直径为12742公里。
显然金星从体积和质量上来说,与地球更为类似。
从多个维度上来说,金星都应该是人类最先考虑登陆探索的行星,但人类为什么最终放弃金星,而直接选择对火星进行更加深入的登陆探测呢?
这里边有一个核心的原因,那就是金星的表面环境太过恶劣了。
温度高达465摄氏度,比距离太阳更近的水星的温度还要高。
金星表面的大气压力也是地球的90倍之多。
而且金星大气层内闪电密布,更像是世界末日的即视感。
根据前苏联探测器曾经检测到的数据,金星大气中的一次闪电尽然可以持续15分钟之久,而且在探测器下降的6公里的范围内,累计经历了1000多次的闪电。
实际上从1961年开始,人类就一直在对金星进行探索,毕竟金星一直被人们看作是地球的“兄弟星球”,也是太阳系内类地行星中与地球长得最像的一颗行星。
为此“前苏联”曾经花费了大量力气对金星进行探索,先后发射了十多颗金星探测器,也实现了在金星的软着陆,并对金星土壤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但奈何金星的表面环境太过恶劣,不适宜长期金星登陆探索,对于人类后续可以用的价值也低于火星,因此后期人类才把探索的重心逐步向火星等其它行星转移。
金星的表面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
金星其实与地球和火星一样,都处于太阳系宜居带之内,只不过地球处于最合适的中心位置,金星处于宜居带最靠近太阳一侧,而火星则处于宜居带最远离太阳的位置。
理论上来说,金星不应该有如此恶劣的环境,但这一切的根源都要追溯到金星表面那超浓厚的“大气层”,金星的大气层中97%的含量都是二氧化碳,剩下的是少量的氮、氩、一氧化碳及水蒸气。
这就导致金星的大气层就犹如一个超强的“温室大棚”一样,直接导致了金星表面完全处于一种温室效应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金星表面会如此高温高压的一个核心原因。
另外金星还被一层具有高反射、不透明特性的硫酸云覆盖着,这也就导致大量可见光都被该云层遮挡住了,也就让金星的表面显得更加的暗无天日,环境也是十分的恶劣,最高风速达110米/秒。
曾经的金星可能存在大量的“海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金星存在远古文明的可能。
根据相关科学探索,人们认为金星在远古时期可能存在大量的液态海洋。
但由于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金星表面的液态水被完全蒸发,最终直接分解成了氢原子及氧原子,而后又被太阳风吹散,最终逃离到了宇宙星际空间之内。
由于“远古海洋”的存在,就让人们产生了金星在远古时期可能存在生命体的想象空间,而有生命体的存在,也就有可能产生高等智慧文明。
人们也会进一步猜测,金星之所以变得环境如此恶劣,是不是也存在着“人为”因素呢?
当然,这一切也仅仅是猜想罢了,目前人类还无法掌握相关的证据,一切也都是未解之谜。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