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万元户有多厉害?

2022-12-12
96 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应该说是特别稀少。

也正因为万元户特别稀少的缘故,加之那时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推行的时间满打满算还不超过十年,所以那时的“万元户”在八十年代初期的82年和83年不仅被各级政府树立为致富典型,而且还要为他们披红戴花予以大肆宣传。

我是上世纪的1981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到1991年才开始第一次在地方为我调整工资从每月的54元涨到了61元,这样的工资数额在我们那个地方应该还是比较高的。

可见我当时每年的工资收入就是几百元,和那些万元户相比,他们的年收入至少相当于我们十几年的收入。

因此,那时的万元户特别吃香加之政府大肆宣传而声名远播,是几乎所有人都崇拜的对象。

那时的万元户一般属于如下三种情况:一是胆子大敢于抓住国家放开搞活的机会,并利用当时国家对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实行的“价格双轨制”套取和倒卖计划价格外的物资,进而迅速成为万元户的城里人。

二是头脑灵活做个体生意做得较大人员,他们短期内也较快成为了万元户。

因为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都是短缺经济时代,做任何生意都不愁卖不掉,故来钱特别快。

三是极少数乡镇上的人员带领社办企业里的建筑队,在城里为机关事业单位和少数私人盖房子,从而也很快成为成为万元户的包工头。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