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手里的余钱,是平时给孩子一点,还是自己百年之后再给孩子?

2022-12-12
2 阅读

谢谢推荐熟悉的亲人有三种做法,三种结果,分享参考,也说说我的想法。

第一种,大姨夫今年90岁,80岁那年把手里的余钱给两儿子分了,工资卡也交了,每个儿子家轮流住一个月,结果一年时间两个妯娌开始生气,互相指责对方不负责任还贪老人的钱,年夜饭说着说着动了手,两儿子虽没有掺乎,也是不欢而散。

后来,经家族管事人的调解,大姨夫要回来他的工资卡,回老家一个表妹家养老,每月给表妹1500元生活费,帮表妹看看果园,现在身体健康,精神很好。

第二种,我的婆婆妈83岁,退休工资每年约5万,逢年过节的团聚日子,都是婆婆妈出钱,媳妇们干活,婆婆妈每年整存两万元自己掌握,大钱不给孩子们,说是万一病倒了自己有钱住院,媳妇们帮着伺候就行。

婆婆妈共有三个儿子,我们妯娌三个没有明显矛盾,婆媳关系都不错,没有利益纠葛的关系更好相处。

第三种,我的大姐今年70岁,在65岁那年,大姐就把家里的经济大权交给了儿子,所有的存款和房租收入全交接,只留下自己的工资卡和姐夫的工资卡,姐姐和姐夫都是事业编退休,待遇还不错,姐姐说有工资卡足够了,其它的早点给了儿子,让年轻人早当家早管事早锻炼,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目前,大姐一家特别和睦,儿子孝敬,媳妇事少,其乐融融。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各家情况不同,处理方式各有侧重,既要照顾到老一辈又要兼顾到小一辈,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我喜欢大姐的做法,65岁后,不当家了少管事,把家底儿交给下一代,自己有个单独住所,自己留着工资卡,和老伴互相陪伴着生活就行了,让孩子们早锻炼早成熟,学习过日子吧。

身边日常事 谢谢您阅读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