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热下寒,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

2022-12-13
2 阅读

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常出现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症状。

如嗓子疼、口腔溃疡、口干、烦躁、失眠、咽痒等热症的表现。

而同时还表现为下肢怕冷,下肢冰冷,小便清长,大便不成型等寒症的症状。

中医把这种情况往往称为上热下寒。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呢?

中医认为,心在上焦,五行属火;肾在下焦,五行属水。

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之元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

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相互制约、滋养,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

中医认为:“心无水则孤火上逆,肾无水则寒水下凝。

”也就是说心火需要肾水的涵养,肾水不足就会引起心火旺盛,导致心肾不交出现烦躁、失眠等症状。

生活中可以补肾水,降心火,使心肾相交,就可以纠正肾水不足,心火旺盛的上热下寒的症状。

中医认为:“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

”也就是说,生活中要保持神志安静、淡泊名利,心火就可以下降来涵养肾水之阳,断掉不良欲望,肾水之阴就可以上行滋养心火之阴。

中医认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病安从来。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