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顾颉刚为代表的民国疑古学派究竟疑了哪些古?

2022-12-20
4 阅读

中国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

近来的大量考古挖掘,发现了“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卯遗址”。

再加上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四川三星堆文化。

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多源头,并不是唯有起源炎黄的儒家文明!21世纪,上海图书馆启动革命文献数字化整理研究项目,其中有一本毛泽东赠寄给顾颉刚的《论持久战》,这是最早出版的一本《论持久战》。

在上个世纪20年代,在燕京大学顾颉刚是胡适的大弟子,而当时毛泽东也曾认胡适为师。

30年代,顾颉刚在燕京大学同事和学生都投入和同情中国共产党那边,所以毛泽东与顾颉刚在抗战时期有联系。

据说解放后,毛主席曾邀请顾颉刚校正《尚书》。

孔子的儒家是从周礼的“巫卜占祭礼史”等分化出来的,孔子弟子三千、有教无类、尊尊亲亲,实际上办了一所祭祀丧葬学校。

所以墨子骂他,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别人破产。

孔子的周游列国“克己复礼”,主要想恢复西周的祭祀礼仪。

但是孔子不被当时社会所认可,从老者对孔子的弟子子路的话题中就能听出,老者形容孔子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原因是孔子春秋末期离西周有600年的时间,人们对西周的祭祀礼仪并不认同。

同时,认为孔子只不过是一个大祭司而已。

然而,孔子延续了西周的祭祀礼仪,不得不说一直影响到今天。

在民国学术界,顾颉刚堪称能够呼风唤雨的领袖人物。

抗战前,北平流行着一句话:北平城里有三个老板,第一是胡适、第二是傅斯年、第三是顾颉刚。

1949年,第一、二个老板跑到台湾去了,只有第三个老板留在大陆。

说明顾颉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

与此同时,1943年中国史学会成立,顾颉刚得票最多,频作主席,可谓众星捧月,风光无限,他周围有大量追随者。

顾颉刚在年轻时去看古戏,同样一个戏剧,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次,古戏会变得越来越长,添枝加叶内容会变得越来越多。

(当然不能用现代语系说赚钱越多)与此同时,顾颉刚在考辩古史时发现了中国古史层累效应。

在《诗经》中提到的大禹是周人的杰作(西周的青铜器“遂公盨”上的铭文有禹字);春秋论语中出现了尧舜;到了战国有五帝之说(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战国末期,齐国方士邹衍说黄帝是华夏共祖;汉代开始流传起来的“伏羲、神农、开天辟地的盘古”传说。

所有这些神话,在魏晋时期开始记载。

(不能说创造了一个上古时代的巫史)然而,顾颉刚认为:盘古源于西南少数民族的神话,而盘古的形象和事迹,又跟印度神话里的故事非常相似,应该说盘古是西南神话和印度神话结合体。

魏晋时期有玄学,就是将周文王的《周易》与老子的《八卦图》而合为一,弄出来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而明清儒家画蛇添足,说《周易》是万源之本、万经之源。

顾颉刚解释《周易》为小史记,就是记载着商后期的史事。

顾颉刚《古史辩.第三册》周易卦爻辞中的六则故事:一、商王王亥丧牛羊在易国的故事,卦六五爻辞;二、高宗伐鬼方的故事,卦九四爻辞;三、帝乙归妹的故事,卦六五爻辞;四、箕子明夷的故事,卦六五爻辞;五、康侯用锡马蕃庶的故事,卦卦辞;六、王用享于岐山的故事,(殷纣王囚周文王于羡里,释放后的文王祭祀西山。

)卦上六爻辞。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1953年,顾颉刚在上海的工资是500万元(即500元),中国科学院邀请他到北京去,当时的工资都是200万元。

据说,周总理提及此事:中国有几个顾颉刚,他要500万就给他500万,一定要他到北京来。

顾颉刚知道此事后,坚持不搞特殊化,最终就拿200万。

顾颉刚到达北京后,为《资治通鉴》《史记》《二十四史》《尚书》等古书编撰作出巨大的贡献。

顾颉刚对古史的层累效应和《周易》论述,其实就是对儒家巫史进行批驳。

这种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作风值得肯定,因为研究历史不会一成不变的,随着考古的挖掘,将一改儒家是中华民族起源的巫史,以一个多元和多源头的历史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