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对游牧军队作战缺少马匹,那为什么不鼓励民间养马?

2022-12-21
4 阅读

因为人都吃不饱,拿什么养马?

古代战马和现在的宝马一样,没有多少人养的起。

其实历史上,许多中原王朝都曾让民间百姓来养育马匹,但很可惜的是,这些尝试和相关的政策,一般也仅仅是在前期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然后很快就会陷入腐化,民间百姓也被折腾的怨声载道,甚至是出现伤民的情况,还有一些老百姓则被马政之苦给逼得造反,激起民变来。

让民间百姓来参与到养马当中来,让马匹流散进民间,当然可以,但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中国古代的许多朝代都有过民间养马的政策,比如王安石变法中的很重要一项就是把马寄养在百姓家中,让百姓代为领养,官府还有相关的补助,平时百姓也可以使用家中所养的马匹,干农活或者是骑行,等到国家需要的时候,再将马匹上交。

这一政策看起来非常美好,也非常实用,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但真正实行起来以后,才发现是一大坑,百姓纷纷抵抗。

因为农耕地区的很多地带都是温湿地带,这种湿热环境和温度条件,并不特别适合马匹的生长繁育(许多马种喜高寒),马匹很容易生病死亡(炎热的夏天容易爆发疫病),其次养马不像养牛,马匹本身饲养就不容易,吃得多不说,还对饲料要求不低,还需要专业的兽医,否则很容易死亡或是废掉,因此养马对普通百姓来说代价就太大了,得不偿失: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