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输液时空气进入了血管,病人会什么样?
输液时看到输液器内有小气泡随着液体进入到血管内,都会感觉特别紧张,如果输液时空气进入血管,病人会什么样呢?
空气输入血管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通常是由于空气进入人体的血液,然后导致肺部膨胀,阻挡人体的肺动脉通路,引起人的严重休克。
静脉输液管进入人体的空气少于2ml,多会被人体自行吸收,如果通过其他方式进入人体,血管里的空气达到5ml,就会出现空气栓塞的风险,人体心脏、肺脏因为空气栓塞而出现生命危险。
空气栓塞症状的主要是引起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恐惧、呼吸困难、剧烈胸痛、背痛、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心率失常等危险的生命体征,最后,患者可能会因为乏氧而出现临床死亡。
空气进入血管内,一定要在医院的ICU等重症监护的前提下进行对症处置,防止危险的出现。
有些空气需视具体情况处理。
当输液管有空气如果没有输入体内,让护士把空气排出输液管外就可以。
如果输入体内的空气在5毫升之内,不用特殊处理,密切观察就可以。
如果输入口空气超过5毫升以上,要及时使患者处于头低足高位,并及时给予患者纯氧吸入。
头低足高,左侧卧位,可以避免肺动脉的入口被堵塞,使空气在肺动脉的末梢处经气体交换排出体外。
此外要给予患者纯氧治疗,或使用高压氧治疗,保证患者机体的氧供,避免出现空气栓塞引起的肺栓塞。
静脉注射进了空气多长时间有危险,通常与时间没有多大关系,主要取决于进入身体的空气量。
通常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少量气泡进入体内,这些气泡可能会进入肺部,其中大部分可在肺部自行吸收。
若在静脉注射期间进入身体的气体量较大,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栓塞,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部不适或胸骨后疼痛等症状。
一般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血管,若少于1ml,通常没有明显的危险。
若静脉注射过程中进入空气量为1-5ml,需严格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等指标,至少4-8小时才可以消除危险。
若患者发现输液管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