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里没有河蚌的情况下,鳑鲏鱼群能够实现繁殖吗?

2022-12-23
4 阅读

河蚌能“生出”小鳑鲏鱼,没错,这是真的,因为河蚌是鳑鲏鱼的天然产卵床,没有了河蚌,即使有成群的鳑鲏鱼也很难正常繁殖。

不过,鳑鲏鱼与河蚌属于互惠互利(互利共生),在繁殖这件事上,它们属于各取所需,而且从某种程度上看,鳑鲏鱼还是“受害者”。

关于鳑鲏鱼鳑鲏鱼是许多小伙伴儿时最常见的一种小杂鱼了,即使在如今,许多河流、池塘中也有大量的鳑鲏鱼,这让许多喜欢钓鱼的小伙伴对它非常的厌烦,因为闹窝的小鱼中,就属它最皮了。

鳑鲏鱼之所以成为最常见的小鱼,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是典型的群居性鱼类,一旦出现就是成群的,最关键的是鳑鲏鱼在我们有着多达12种不同的种类,我们广泛的分布于我国大多数淡水水体中。

在我国,比较常见的鳑鲏鱼有三种:中华鳑鲏、高体鳑鲏、大鳍剌鳑鲏,这三种鳑鲏的外观差异也很大,比如高体鳑鲏体色以银灰色为主(繁殖期雄性会转变为紫红色,甚至是玫红色,目的是为了吸引异性),大鳍刺鳑鲏雄性体色为银蓝色,雌性为白色,到了繁殖期,雄性的体色会变为接近彩色,我们一些地区俗称的石光皮就是指大鳍刺鳑鲏。

所有的鳑鲏鱼体型都不大,只能算是小型的鱼类,它们的平均体长在3-7厘米之间,超过10厘米的比较少见,在原生环境中,它们更喜欢水流速较缓慢的河流、湖泊以及池沼等水体中,它们属于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藻类、水中的有机碎屑以及桡足类、 轮虫、枝角类浮游动物为食。

鳑鲏鱼通常在白天活动,它们一般会出现在浅水区的中上层,到了晚上它们会在底层栖息。

如今的鳑鲏鱼数量已经大不如前了,这除了有水污染的因素外,农药的广泛使用也对它们有一定的影响(农药会随着降雨等进入到河流、池塘)。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人为的捕捞,以前渔网和地笼捕鱼是非常常见的,这两种渔具的使用对鳑鲏鱼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互利共生的鳑鲏和河蚌河蚌同样是我们儿时非常常见的一种水生动物,记得小时候夏天去河里洗澡,轻轻松松就能踩到水底淤泥中的河蚌,虽然河蚌的肉多,但是烹饪起来比较难,一不小心就做成橡皮筋了,咬也咬不动,所以,自从我妈做了一次失败后,小时候抓到河蚌基本上就便宜鸡鸭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鸡鸭吃了河蚌之后产蛋的蛋黄特别的黄。

而且小时候还幻想着河蚌里能开出珍珠来,后来才知道在两万多种贝类中,其实只有十几种能产生珍珠,这些蚌的的内壳上有特殊的上皮细胞,可以在受伤时分泌17种不同的有机物将受伤的地方或者导致受伤的东西包裹住,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珍珠,而河蚌是没有这种上皮细胞的。

虽然,河蚌的体内没有珍珠,但是却可能有着大量鳑鲏鱼的“小宝宝”。

鳑鲏鱼的繁殖是比较有意思的,首先,它们的生长速度很快,从孵化仅需要4-5个月就能性成熟可以繁殖,每年的3-10月份,半年多的时间都是它们的繁殖期,不过从整体上看,繁殖的旺季集中在温度较高的夏季。

当性成熟后,雌鱼会在泄殖腔的位置出现一根细长的管子,小时候我曾经以为这根管子是被寄生虫给寄生了。

但其实,这是雌鱼的产卵管,因为鳑鲏鱼的体型较小,怀卵量也比较少,所以如何让较少的卵尽可能多的孵化,显然是关乎鳑鲏鱼生存的,因此,在漫长的演化中,它们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将卵放到别人的体内,而这个“别人”就是河蚌。

河蚌有着坚硬的外壳保护,将卵放在它的体内简直是最完美的方法,但是像其他鱼那样产卵,卵是进入不了蚌壳内的,不小心还容易被夹住,所以这根长长的产卵管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雌鱼会在河蚌旁边趁着它张嘴进食时,把产卵管放到蚌体内的外套腔内,趁机产卵,这样即使被夹住,只需要等待它再次张开就可以了。

雌鱼选择的位置非常的巧妙,外套腔不参与消化和吸收,卵在里面可以高枕无忧,同时河蚌开合吞咽水吸收氧气时,先经过外套腔也给了卵足够的氧气发育,最关键的是非常的安全。

而鱼是体外受精的,所以当雌鱼产卵时,雄鱼也没有闲着,我们看到上图就是鳑鲏繁殖的过程,在一旁有多只雄性不断的将精细胞排在靠近河蚌的附近,当河蚌开合外壳时,形成的水流会将一部分精细胞带入外套腔,这样鳑鲏鱼的精卵细胞就在河蚌体内完成了受精。

当然,作为互利共生的关系,河蚌也没有闲着,河蚌的繁殖期与鳑鲏鱼高度的一致,当鳑鲏鱼围上来时,河蚌的受精卵其实也已经完成了初期的发育,变成了一种钩介幼虫,这些幼虫非常的小,不过它有一个适合固定自己的器官-钩齿。

当鳑鲏鱼来产卵时,河蚌也将这些幼虫吐了出来,这些幼虫会钩在鱼的鳃、鳞片和鱼鳍上,这样幼虫就可以寄生在鳑鲏鱼身上发育成蚌了。

总结鳑鲏鱼和河蚌是互相利用对方来繁殖的,不同的是鳑鲏鱼的鱼卵不会影响到河蚌的生存,毕竟鳑鲏鱼的卵只是吸收了部分的氧气,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成分是用卵中汲取的,但是河蚌不同,它的幼虫寄生到鱼的身上是以鱼的营养物质为生的,对鳑鲏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最后,河蚌并非鳑鲏鱼唯一的“产卵床”,因为它们照样可以利用河蚬产卵,而河蚬与河蚌都是淡水水体中常见的贝类,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河蚬体型较小且呈三角形,颜色主要以棕黄色和黄绿色为主。

河蚬因此,如果池塘里没有河蚌,但有河蚬,鳑鲏鱼照样是能够繁殖的。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