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是指哪几座书院?

2022-12-23
4 阅读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无缺的一座古代书院。

现为长沙市文明游览首要景点之一。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办学的遗址上,即岳麓山下的抱黄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

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7)年间,岳麓书院进入了北宋的鼎盛时期。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亲自召见山长周式,对周式兴学颇为嘉许,亲书“岳麓书院”匾额。

至今书院所存明代“岳麓书院”刻石,便是当年宋真宗的手迹。

在周式执掌下,岳麓书院的从学人数和院舍规模都有很大发展,遂成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

应天书院: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兴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我国古代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晋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

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

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

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位于在嵩山之阳而得名。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闻名高等学府,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

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

隋大业年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唐弘道元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时,闭为行宫,名曰“奉天宫”。

五代周时,改为太乙书院。

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

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

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

从此嵩阳书院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

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司马光、范仲淹曾在嵩阳书院讲学。

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如《朱子全书》、《性理精义》、《日讲四书》九经等。

白鹿洞书院: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

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

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

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在此建立了“庐山国学”;宋(公元960-1127年)初扩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且有“国内书院榜首之称”。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星子县白鹿镇境内),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贩子之喧,有泉石之胜。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