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与亲家相处的禁忌?
李蕾去女儿家照顾外孙时,4岁的外孙虎子拿出一张纸递给她:外婆,奶奶说这是她替你照顾我时花的钱,让你还给她。
李蕾接过外孙手里的“账单”后,脸都气黑了。
李蕾的女儿刘雪和女婿钱顺恋爱的时候,她觉得钱顺是个好小伙子:长得阳光、高大帅气,本科毕业。
但是她没看好钱顺的父母。
钱顺父亲是工厂的普通员工,母亲张静来自农村,在工厂烧锅炉,钱顺还有个姐姐钱鑫。
李蕾和老公都是医生,只有刘雪一个女儿,家里生活条件比钱顺家好很多。
刘雪和钱顺的相识是李蕾的同事给牵的线,钱顺和同事老公在一个单位,同事老公说钱顺工作能力和情商都很高,目前是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将来一定会以有个一很好的发展。
同事劝她说:将来两人结婚不和公婆住在一起,亲家合得来你就多走动,合不来少见面就行了。
刘雪对钱顺也很满意,李蕾和老公商量后也就同意了了两人交往。
刘雪和钱顺谈了3年恋爱后开始谈婚论嫁,订婚时李蕾在席间对张静客气地说:亲家,我家刘雪在家没做过家务,到时候亲家你多担待。
张静却说:哎吆,你不说我都知道刘雪就是个笨的。
每次到我家都是坐着看电视、嗑瓜子,从来不进厨房搭把手,就勤快了一次去洗碗,还打碎了两个玻璃杯。
张静又说:亲家,不是我说你,闺女一结婚就要操持家务、炒饭做菜,你也不知道好好教教,我家钱顺娶了刘雪可真是要吃苦了。
李蕾听了这话脸色当场拉胯下来,她本想着客气一下,没想到张静竟然一点也不客气的这样贬低女儿。
李蕾正要反唇相讥,老公在桌下踢了她一下,说:嫂子,你家钱顺会炒菜做饭啊,那说明我家刘雪有福,在娘家时候不会做饭有她妈照顾,结了婚老公会做饭有老公照顾。
这样我们两口子也就放心了。
张静一听这话,张嘴刚要反驳,刘雪父亲随即笑着对钱顺说:女婿,刘雪炒菜做饭这些活确实不会做,你比她大了三岁,家务活就多做点,等刘雪慢慢学会了让她再多分担些。
刘雪也拉着钱顺的手说:爸,妈,你们放心吧。
钱顺说了家务活他可以多做点,你们就放心吧他会照顾好我的。
钱顺也赶紧表态:爸妈,我会照顾好小雪,你们就放心吧。
张静一看儿子这还没领证就一脸的“妻奴”嘴脸,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在家里让儿子做家务时儿子不情不愿,结果一结婚就要伺候儿媳妇。
在举行婚礼前两家人商量结婚日程时,李蕾和张晶之间的矛盾又开始显现了。
对于双方的亲戚的席位和名单双方有了争议,李蕾说给娘家留两桌备用,因为婚礼举行的日子是个工作日,有些亲戚确实定不下来。
张静却坚决不同意,说结婚这么大的事,亲戚能来就定下来,不能来就明说干嘛要占着位置浪费资源?
李蕾说备桌只要不开桌就不花钱,张静却说李蕾家没那么多亲戚无所谓,何必打肿脸充胖子?
一下坚持让李蕾却落实名单。
为这事李蕾和张静第一次起了矛盾,最后还是钱顺父亲说孩子结婚是大喜事,来的亲戚朋友越多越热闹,就按照李蕾的意见多备两桌。
结果举行婚礼那天,李雷的很多同事趁着中午到场吃了喜宴后又回去上班了,备下的两桌正好都用上了。
等到婚礼仪式结束后,张静把礼金箱里的所有红包都拿回了自己家,说这场婚宴是她家出钱办的,这些礼金正好可以平衡了婚宴的各项支出。
李蕾非常不高兴,在刘雪和钱顺回家时。
她对钱顺抱怨说:你妈的帐算得真精明,我们家这边亲戚的礼金她也拿走了,男家办婚宴是应该的,我们的亲戚朋友的人情还得我们换,你妈这是在消费我家的人情啊。
钱顺不知道该如何接岳母这些话,好在刘雪说:妈,你别和我婆婆计较了,钱顺家给我们买房子、订婚、办酒席把所有的积蓄都花了,那些礼金就让我婆婆收了吧就算是我花了这笔钱。
李蕾听了女儿的话,也知道这是女儿维护女婿的面子,就对钱顺说:你看,刘雪这刚结婚就开始偏心老公和婆婆了, 将来你可要好好对刘雪。
刘雪抱着钱顺的胳膊,笑着对李蕾说:妈,你放心吧,我和钱顺一定好好过日子,你也要对钱顺好,将来我俩一起孝顺你和爸爸。
刘雪婚后第二年怀孕了,张静和李蕾商量说两人一起照顾刘雪,李蕾负责给刘雪做饭,她负责买菜、收拾卫生,这样加上刘雪三个人带一个孩子也不会辛苦,李蕾同意了。
刘雪生了儿子虎子后,两家父母都很高兴,因为两个爸爸都没退休,就由李雷和张静一起带孩子。
张静每天早上负责去买菜、买新鲜的肉和鱼,李蕾在家给女儿做孕妇餐,两人轮流每天晚上帮着刘雪带孩子。
张静一开始买的肉鱼菜都很新鲜,半个月后李蕾就发现她买的鱼变小了,有时候还不是活得,张静解释说她是看着鱼刚死的,这样的鱼也新鲜还便宜。
张静还经常抱怨物价贵,说蔬菜和肉都涨价得厉害,而刘雪每次想吃的菜基本都是菜市场最贵的。
慢慢地李蕾听出了这是张静话里话外的嫌弃自己没给掏生活费。
李蕾不想让女儿为这事生气,就在一天张静又抱怨物价贵时,拿出6000块钱给她,说:亲家,坐月子是咱们女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时间短,而且大人吃得好才能奶说好,这钱你拿着,买东西时候还是挑新鲜的买吧。
张静有点讪讪的略微推辞了下就收下了钱。
刘雪上班后,李雷和张静俩人还是每天去刘雪家一起照顾虎子。
这期间钱顺工作一直一帆风顺,升职又加薪,年薪达到了35万,钱顺加薪后,刘雪更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照顾儿子身上,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虎子2岁后,张静和李蕾两人开始轮流每人一个月照顾虎子,张静负责双月、李蕾负责单月,这样子两人也能得到休息和放松。
在各自负责照顾虎子的那个月里,虎子的所有零食、衣服、玩具等开销都由张静和李蕾分别负担。
半年后正好轮到李蕾照顾虎子,李蕾的母亲却因病住院了,李蕾只好让张静替自己照顾虎子一个月,等母亲康复后她在照顾虎子。
等李蕾母亲康复后,李蕾到女儿家接班照顾虎子,没想到第一天虎子就递给她一张纸,说:奶奶说这是她替你照顾我时花的钱,让你还给她。
李蕾接过外孙手里的“账单”后,脸都气黑了:纸上清清楚楚地记着哪天给虎子买了啥,甚至连哪天做了1块钱的摇摇车都写清清楚楚。
李蕾等到女儿和女婿下班回家后,把账单放到了钱顺面前,说:你看你妈这奶奶当得真是有意思,这花的每一块钱都记着账,这还像一家人的样子么?
锱铢必较有什么意思?
说完就气冲冲地给张静转了钱,没想到张静秒收。
李蕾脸色就更不好了。
钱顺有点尴尬只好说:我妈以前的生活比较拮据,所以对钱看得也就重了些,要不你和我妈以后带虎子时候,我每个月给你们转1000块钱,作为零花钱。
李蕾叹口气说:算了,将来我们这些老家伙两眼一闭,钱财和房子都是你和刘雪的,我就是觉得你妈妈这么的算计法不像一家人,让人不舒舒服。
钱顺说回家和母亲谈谈,李蕾也制止了,说万一亲家想得多了反倒关系不好处理了,让他们小两口为难,本来婆媳关系就是千古难题,别为这些事在让大家不痛快。
没过几天, 李蕾带着虎子在小区里玩得时候,遇见了邻居赵阿姨,赵阿姨一脸羡慕地对她说:老李,你家女婿真是有出息了,职位高还拿年薪,你可让你闺女看好了女婿啊。
李蕾听了心里一沉,赶紧问赵阿姨听到了什么话?
赵阿姨说:没事,前几天遇见你亲家母,她说儿子家就靠她儿子赚钱养家,你闺女不赚钱还不会做家务,说当初真是不知道是怎们看好你闺女的。
李蕾听了这话又是一顿郁闷。
她想要找亲家谈谈,告诉她不要把儿女家里的事随便对外人说,也不要随意贬低刘雪,夫妻本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是又担心让刘雪和张静之间产生婆媳矛盾。
回答题主的问题:你知道哪些与亲家相处的禁忌?
有句老话说:张嘴见人品,闭嘴见修养。
因为儿女相爱走进婚姻,原本两家陌生人成为了“亲家”,遇到什么样的亲家就像开盲盒,并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亲家之间相处有几件事一定要注意:1、不要贬低对方的儿女,更不要对外人表达自己的不满意父母都不喜欢自己教育出来的儿女被亲家贬低,父母可以自谦说自己的儿女不够优秀和完美,但是内心并不希望亲家挑剔自己的儿女,所以,在亲家相处时要分清对方是在自谦,而不是让你挑对方的毛病并喋喋不休。
2、在带孙辈时,彼此之间不要过于计较,总是担心自己吃亏。
父母帮儿女带孙辈时肯定会产生一些消费,尤其是孙辈的零食、服装等花费,只要自己经济来得及,完全没必要和儿女算得一清二楚。
给孙辈买吃穿用品也是对孙辈额一种“舐犊情深”。
如果是经济条件拮据,而消费有很多的时候可以悄悄地和自己的儿女说,而不是跟女婿或儿媳妇、甚至是亲家去要补偿费用。
虽然老话说“一家人明算账”,大额支出可以算账,如果是生活中的小钱,明算账就容易伤感情了。
3、 当儿女婚后一方进步快时,不要表示“悔婚”,认为自己的儿女优秀,对方层次低。
如果是儿女婚后成长得很快,超过了对方,父母一定不要沾沾自喜,并以现在的条件去指责对方,毕竟当初谈婚论嫁时双方的条件是匹配和相当的。
另一方进步慢的可能是因为把生活重心放到了家庭和孙辈身上,成就了在自己儿女的成长和进步,这时候父母应该做的是感谢和理解对方的付出,而不是指责和瞧不起,甚至把“悔婚”挂在嘴上。
父母这些情绪表现很容易让儿女的感情产生裂缝,会让原本幸福的小家庭蒙上灰色。
所以,作为聪明的父母,在儿女成家后要学会包容和理解别人家的孩子,尊重亲家的意见和决定,而不是和亲家斤斤计较、贬低对方的儿女,让亲家心生不快。
希望所有的亲家都能理智地相处,给走进婚姻的儿女多一份来自爱人父母爱的加持,而不是父母对小家庭幸福婚姻的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