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不多说,说说中小学生那点事。
5岁上小学,共6年。
没固定课本没家庭作业没固定座位,我儿子每天背个书包只装午餐上学去了,这就是小学幼儿园化,跟中国正好反着的。
新西兰人认为小学阶段不适合学太多知识,而以兴趣引导独立思考习惯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主。
按中国人思维习惯这不浪费时间吗?
不背诗不做题,将来怎么能学习好?
真不用担心,未来的科学家医生律师都这个路子培养出来的。
看得见的会背书会做题,真不如看不见的爱好习惯和能力,后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爆发力印证了那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功。
不能太焦虑地看重眼前那些看得见的成果。
顺便说一下,新西兰中小学一年4个学期,2月新学期,12月一学年结束,假期多,早9点上学,下午3点放学,不会有留校或晚自习的事,学生课外时间多活动很丰富。
小学6年后是7年级8年级intermediate school相对于初中,实际上学科内容相当于中国小学高年级。
高中5年,从9年级到13年级,其中9年级10年级算低年级 junior,11到13年级算高年级senior。
低年级很简单,无论考试好坏全体升入11年级,这才开始真正有难度的学习阶段。
11年级开始修学分,全年修满80学分才能升入12年级,并获得NCEA全国教育成就证书的一级证书。
以此类推。
注意:全年修满80学分,不是一次性的期末考试。
新西兰高中考试分2部分:internal 内部考试,就是本校通过出勤课堂表现论文等综合评分,external外部考试,就是年末全国统考,只有笔试。
如果你只会做题,课堂上不讨论不发言不会演讲,外部考试还行,内部考试就得不了高分。
由此可看出教育方向,新西兰不培养书呆子,需要有综合能力,有独立思考能力,光会背书做题是不行的。
这是素质教育的精髓。
高中另一个特点是,从11年级起有多达30多门选修课,涉及文理艺工等多方面,甚至从12年级起没有必修课,数学都可以不学。
从此时起按个人兴趣做好未来职业规划,只挑自己爱学的科目,放弃一切不擅长不喜欢的科目,学习有目标有主动性,没有强追性没有痛苦,这是快乐教育的精髓。
快乐教育决不是什么都不学,而是自己可以决定学什么。
你学数理化有乐趣,他学小提琴,他学工木,他学农艺,都有各自的乐趣,在不同领域修学分,各自取得各自的成就。
在一个没有内卷的地方上学无疑是快乐的。
我女儿高中最后一年学习最紧张的时候,也是早9点到下午3点上学,有时为内考的论文,小组讨论,演讲,需要查资料,也会学习到半夜。
周末,她也会跟男朋友外出逛街吃饭看电影。
人一辈子不能只是书本学习,课外的生活处处有知识,课外多彩的活动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很多时候,你应该放下书本,投入生活,投入大自然,不要把书本学习当做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