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感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懂礼数和规矩了?

2022-12-25
9 阅读

我来谈谈这事儿吧。

刚因为不懂“礼数”和“规矩”,错过了同学的婚礼,而遭受了很多的指责,所以对这件事的感触比较深。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前几年,我同学结婚的时候,给我打了电话,让我提前一天到场。

我答应了,但没去成。

因为前一晚加了一宿的班,改了一宿的方案,天一亮就回家睡觉了,把同学结婚的事儿给忘了。

其实也没忘,就是实在动弹不了,连走路都发虚,就没去。

那时候是2014年,移动支付也没现在这么普及,我俩之前也没什么转账来往,所以人没到,份子钱也没到。

另外,我俩也不在一个地方,中间有五百多里的路程。

我当时以为,大家都是年轻人,老一辈的那些俗套并没有多么重要但我那同学介意了,跟我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

我事后跟他解释,他没给我好脸色。

想找他出来聚一聚的时候,他也没搭理我。

有点儿要“掰”的意思。

但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毕竟是关系很好的同学,打断桌腿儿还连着桌面。

他不能因为我没参加他的婚礼,而真的和我掰了。

但,网友们不乐意了,他们指责我不懂规矩和礼数也怪我,闲着无聊就把这事儿写成微头条发了出来。

结果,没两天的时间便引来了400多条的评论区指责。

什么“你不够朋友”,什么“你不懂规矩、不懂礼数”,什么“你不配有朋友”……等等,等等。

吓得我都不敢去回复评论区的消息,甚至后来连点都不敢点了。

如果不是想养一个账号以备将来有用的话,我就把那微头条给删了。

太吓人!我从没想过,一个“不随礼”、“错过同学婚礼”,会招来那么多的指责。

我原本还以为,大家早对随礼、随份子一事深恶痛绝了。

草率了。

当然,我也承认:对于“随礼”、“随份子”这一类的规矩,我原本就十分的抵触和排斥因为在我看来,很多所谓的规矩和礼数,都是很虚、很不实在的一种存在,而且还容易滋生很多的事端。

很多礼数和规矩都有其比较糟粕的一面就拿结婚随礼、随份子这事儿来说。

很多时候,也就是一个十分“惹事儿”的存在。

最常见的就是:1、你儿子结婚,我随了800;我儿子结婚,你为什么只随500?

2、你就随了一份礼,为什么带了七八个人来吃席?

3、你随1000,让我们随800的人把脸往哪儿放?

……等等等等。

全是一些鸡零狗碎的说法和道道,让人生烦又生畏。

这种随礼类的规矩和礼数,已经成为了很多家庭、很多人的一种负担。

结婚要随礼,生孩子要随礼,升学宴要随礼,搬新家要随礼,甚至现在连白事都要随礼……同事有事要随礼,亲戚有事要随礼,领导有事更要随礼……要是亲戚多一点、同学多一点、同事多一点,自己兜里那仨核桃俩枣,就连随份子这个最常见的规矩都应付不了!图个啥?

就图个倒来倒去外加一个小账本儿?

这样的规矩、礼数,已经让很多人不堪其扰我记得,刚大学毕业那年的十月一,班里有三个同学要结婚。

每人随800,就是2400块钱。

放现在来看的话,这2400确实不多,但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1700。

随完礼,我就得连吃两个月的土。

这就很难搞!我就算再讲规矩、再懂礼数,也得先把命保住才行啊!写在最后社会发展到现在,磕头的规矩免了,纲纲常常的规矩免了,小脚守阁楼的规矩也免了……彩礼、份子钱一类的规矩和礼数,八成也快免了。

我认为,我们没必要太过执着于一些并不十分必要的规矩和礼数。

随性些,看淡些,也是一种进步。

相反,抱残守缺地讲规矩、讲礼数,肯定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当然,这只是我认为。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