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印度隔一段时间就买一次SU-30系列,难道从来不考虑自己仿制吗?

2023-01-10
9 阅读

印度倒是想仿制,但是自身航空工业实力太脆弱太拉跨太不争气了。

高级战斗机(三代机以后)是现代大国空军的标配,这种飞机的研制和制造,堪称航空工业的天花板级别难度。

能都独立攀登完成这一科技树的,都是蓝星顶级国家的存在。

到如今,拥有能够独立研制多款隐身机,无人机,武直,隐轰的国家,只有老美一个。

如果我们能够把隐轰造出来,那就是全球唯二的存在。

除此之外,其余各国的航空工业,都不算太完整。

有人说,印度不是可以自己组装苏30MKI嘛,大部分组件都可以在印度生产,这个难道不是仿制吗?

这个,还真的算不上仿制。

仿制的意思,是吃透原设计,甚至破解其飞控软件,在吃透原机的原理基础上,不但从硬件百分之百达到和原机功能吻合的程度,从软件方面,也要破解掉,然后搞懂原机的飞行特性,控制律,再搞出自己的改动和创新。

最典型的,是米格21,被我们玩出花儿了,最后把米格21的机翼外形都给改掉了,改成了双三角翼,然后硬是用2代高空高速战机,改出了某些飞行性能堪比F16的一款怪物机歼7G,再后来又是玩出了超7,枭龙,对了,还有贵航的山鹰。

你说,全世界有这么改的吗?

简直改的连亲妈也认不出来了。

歼7硬是被我们玩了几十年,玩成了任意组合的乐高积木。

歼7歼7G,翅膀已经变了枭龙,加上了边条翼,鼓包进气道山鹰,双三角翼,无边条,进气道也改为两侧进气这就是吃透搞懂原设计精髓,然后就能自由发挥的例子。

然而当初刚开始造歼7的时候,我们可是遇到了成堆的问题。

用了好多年,国产歼7才定型,又用了十几年,才稍微搞明白,当初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后来我们用歼7改教练机,没有原始资料,为了保证重心,又不得不在机头部分加上几十公斤的铅块配重。

可是没办法,真正的窍门,是没有老师教你的,大国航空之路,只能咬紧牙关,自己一步一步爬上去。

正是有了这样一代一代航空人咬牙攀登,培养出人才,我们才能在后来通过歼10一步一步进化到歼20,成功进入航空第一阵营。

否则,我们的飞行员仍然要研究歼8-2怎么对抗F22。

吃透了米格21,我们才能改出一屋子歼7的各种型号,后来搞出枭龙。

各种歼7型号,加起来能出一部厚厚的专著。

歼7各型强5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改起来容易得多,改型也是一大堆。

轰六更是号称改得26个字母都快用完了。

强5各型歼10是我们自己的,改型现在也是好多。

苏27我们也吃透,研究明白了,所以歼11,歼15,歼16这三兄弟,并肩翱翔。

其中歼15,歼16是我们自己玩出来的,和大毛没关系。

这样的魔改能力,和基建狂魔的称号一样,都是我们通过几十年奋斗,自己干出来的。

反观印度,外部条件比我们好得多,自身的航空工业却始终搞不起来。

一个光辉单发战机,就研制了几十年,最后在各个外国公司的支援下,光辉才算飞起来。

光辉战机阿琼坦克也是研发了40多年,做出一个壳子,每年阅兵的时候拉出来溜溜。

最后故事实在讲不下去了,于是阿琼项目就吊着,然后继续买坦克。

阿琼坦克其实印度航空搞不起来的原因,也就在于和外部条件太好有关,只要有钱,什么先进战机都能买到,比如阵风战机,苏30MKI战机,C17战略运输机,阿帕奇武直,费尔康预警机,印度武库里的空军好玩意真不算少。

有钱就能很方便买到,还需要花力气培养几十年人才,自己做研发吗?

而且, 用钱买武器,经办官员们还可以拿到外国武器公司的大笔回扣,简直是发家致富道道多,去年飞机今年车。

至于苏30MKI,印度做到了在国内组装,制造大部分零件。

但是,也就是做到这里了,印度真要把苏30搞明白,再仿制,估计还需要几十年,还是全力以赴的情况下。

苏30MKI估计是,俄方也吃定了,就是让印度人打铆钉,打个100年铆钉,印度人也学不会怎么去设计一款高性能战斗机,所以放心施为。

事实上,印度的苏30MKI比起歼16,航电已经落后了不少。

印度也有雄心,要在苏30MKI上自己来个改进,换装西方更发达的航电和雷达,不过光听喊声没见行动,也不知道再过十年二十年能不能把这个搞定。

可是,目前印度已经关闭国内的苏30MKI生产线了,据说原因是自己造的MKI,比进口的还要贵几千万美刀,而质量比进口的还差。

就这水平,指望印度自改苏30MKI赶上歼16的水平,咱们也不用着急,等着印度慢慢努力吧。

而等印度造出自己的苏30MKI改进版,到时候咱们的战机研发水平估计空天战机都有可能造出来。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