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最后一次简化是哪一年,为什么没有继续简化下去?

2023-01-16
2 阅读

汉字最后一次简化是1977年。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于1951年丶1954年丶1963年丶1977年进行了4次汉字简化,前三次是成功的,最后一次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在"二次简化”上,"二次简化”称"二简",是对前三次简化的字再进行简化合并。

" 二简”共简化了800多个汉字,包括8种简化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同音替代词、形声词、特征词等。

所谓同音代替词,就是用同一拼音的简单词代替相对复杂的词,比如“藉”当时就提出用“笈”来代替,会有利于书写,减少汉字的数量。

在汉字结构中,形声字被谐音部分所代替。

例如,在当时的方案中提出的“董”可以用“苳”来代替,这样更能突显出“dong”这个声部。

特征字则是保留原字的部分特征来进行简写,比如 “贰”就被简写为“弍”。

许多二简字都是将字写成同音字,这些同音异义词虽然发音是一样的,但意义却大相径庭,比如,"旦”和"蛋”同音但意不同,"鸡蛋”就成了"鸡旦”等等,所以在使用中群众意见很大,多数人不认可,所以只使用了不常时间就废除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