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宋真宗干什么都不会,只会做皇帝;而宋徽宗干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做皇帝”?

2023-01-16
7 阅读

北宋的九位皇帝,整体上水平属于上乘,比起前朝的唐朝和后来的元明两朝的大量昏君来,北宋可以说没有太差劲的皇帝。

前两位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自不必多说,兄弟俩为大宋的建立和稳固创立了首功。

宋真宗赵恒,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三公子,他从小被封为襄王,前面有两个哥哥,先后做了太子,所以赵恒在从政方面并没有多少想法,他只是按照父皇的安排,做些锦上添花的事情。

《宋史》描述赵恒“幼时英睿,姿表特异”,就是说,青少年时期的赵恒英俊潇洒,常常干出一些特别的事情,善于表现,赢得众人喝彩。

他还喜好摆阵作战,与同伴玩打仗游戏,深得大伯赵匡胤喜爱,从小被收养在皇宫,这是其他皇子皇孙都没有经历过的待遇。

所以,赵恒天生就有很强烈的优越感,他在同伴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往往是什么事都不用做,只管发号施令就行。

就这样,赵恒二十七岁被立为太子,二十九岁登基为帝,从此以后,他更不用动手做任何事情,他可以对什么都不懂,不必知道天下所需,他只要在大臣们的奏报批复同意即可,天下大事,一应俱全,群臣百官皆可分头办理。

这得益于伯父、父亲四十年来给他留下的制度和班底,朝廷各方面制度和规范完全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政风也很清明,宰相和众大臣都是按照制度和规范选拔上来的栋梁之才,像吕端、寇准、吕蒙正、王旦等等,都是自身素质高、心系天下的股肱之臣,他们有很多人都建立了超越时代不朽功绩。

所以,宋真宗赵恒完全可以做一个甩手掌柜,他可以什么都不会,只要头脑清醒,能明辨是非,就完全可以做好一个皇帝。

而到了宋徽宗时期,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宋统治一百多年来,各种漏洞、弊端沉积已久,无时无刻不在动摇着大宋的统治基础。

皇家宗室庞大,奢靡之风日盛,皇室子嗣不再心系江山社稷,而是进一步追求个体价值,导致朝廷纲纪不正,投机主义滋生,诞生了以蔡京为首的所谓北宋六贼,他们只考虑皇帝个人的喜怒哀乐,把恭维皇上、哄皇帝开心作为个人政治生涯的主要职责,维护天下百姓利益、心系江山社稷的情分淡化得无影无踪。

宋徽宗就生长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中,所以他除了爱好书法、体育、作诗外,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乐趣,身边更缺乏那些成熟的政治家,他的生活氛围中感受不到江山社稷、天下苍生、内忧外患、边防垂危等等大事的威胁,没有人指点他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也没有人引导他该怎样思考问题、做什么样的选择和取舍,他只能在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书法、体育、诗文创作上倾注全部精力,在后世看来,宋徽宗赵佶好像什么都可以干,就是做不好皇帝。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