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去年推出的石墨烯电池怎么样了?

2023-01-16
10 阅读

时间证明了一切!华为赵明在4年前吹嘘的“石墨烯电池”,即使到了2023年也没有出现过。

截至目前为止的石墨烯电池技术表明,“石墨烯电池”目前投入商用还是个空中楼阁,因为一克高纯石墨烯价格在一千元左右,它比黄金还贵!不过打个擦边球,做个广告还是可以滴!石墨烯芯片幻想图事实上,石墨烯电池技术目前依然只是探索阶段,但是在科研层没有大进展,没有能够落地的成果。

而直至2023年,GMG的石墨烯铝离子电池还处于中试阶段。

石墨烯铝离子电池今天,我就来扒开“石墨烯”运用真正的面目,让大家了解真正的石墨烯电池!一、发现石墨烯石墨烯,其实根本不是新材料,因为它本身就是存在于石墨中。

单层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之一,因为它仅有一个碳原子厚(约 0.34 纳米),而且强度也非常高(约为钢 200 倍)。

并且,石墨烯还是优质的热、电的导体,并具有较好的光吸收能力,看上去很不错吧!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而在石墨烯发现以前,科学家们都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是3D的,有长度、宽度、厚度。

2004年石墨烯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 和同事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Konstantin Novoselov) 发现了,因为它只有一个原子厚,所以,夸张的就把它叫做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2D材料。

瑞典皇家科学院这么评价石墨烯:“由于石墨烯实质是一种透明的、非常好的导体,它可以用来生产透明触摸屏、灯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

它是一种完美的原子晶格。

”安德烈·海姆2010 年,Andre Geim 和 Konstantin Novoselov 凭借《关于二维材料石墨烯的开创性实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俩成功的在实验中制备出单层石墨烯,而只使用了我们常见的透明胶带,是不是很神奇?

诺沃肖洛夫2012年,拥有荷兰和英国的双重国籍的前苏联人安德烈·海姆被列入英国新年授勋名单,后被封为骑士学士。

他的同事和学生前苏联人诺沃肖洛夫同样被封为爵士,他拥有俄罗斯和英国双重国籍。

二、目前石墨烯运用目前,世界上已经有数十家公司正在生产石墨烯材料,它们使用基于 CVD 化学气相沉积的工艺合成高质量单层石墨烯,但是,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的石墨烯缺陷率很高,价格当然不用说了,非常昂贵!这么不得不提到一家公司,它就是被国人吹爆了的西班牙石墨纳米(Graphenano)公司,抱歉,它的公司名就是这个。

在2015年,该公司被国人吹得都没边了。

据称,它与西班牙科尔多瓦大学合作研发全球首例石墨烯聚合物电池。

其能量密度超过600wh/kg,是普通锂电池的约5倍,成本将比普通锂电池降低77%。

该款电池将在德国两大汽车巨头上车试验,并计划在2015年第一季度生产上市,当时它还准备在西班牙耶克拉开始建造一家基于石墨烯聚合物的电池厂。

遗憾的是8年过去了,直到2023年,我们也没有在市面上看到Graphenano提供的石墨烯电池。

它虽然有九家子公司使用石墨烯,但都是用于混凝土、牙科修复体等上。

没错!如今能够大批量生产的石墨烯,只能用在混凝土、包装盒、牙科材料之上商用。

当然还有我们在手机中经常见到的所谓石墨烯散热技术。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世界上第一个证明了石墨烯对硅基电子产品具有散热作用。

由此,人类社会开始探索石墨烯用于电子产品的散热技术。

例如最简单的石墨烯涂层。

石墨烯涂层计算机风扇于是,Cryorig公司通过在其散热器上涂上了石墨烯涂层,达到散热目的。

在计算机散热风扇中确实起到一定左右。

但是,它并不能解决靠自然散热的手机温度问题。

三、石墨烯电池的现状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利用石墨烯的巨大表面积来存储锂离子,也就是通过改性碳存储电能。

但事实是离子不能很好地粘附在石墨烯上,目前也没有好的办法,暂时靠石墨烯存储电能行不通。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因为石墨烯是导电性最强的材料之一,专家们通过将石墨烯掺入锂离子电池的阴极和阳极,来解决锂离子电池电阻和热量的矛盾。

最新消息是,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GMG公司,使用天然气来生产出了高纯度石墨烯及氢气,GMG石墨烯第一批G + AI(石墨烯+铝)的纽扣电池电池已经制造出来,这是真正意义的石墨烯铝离子电池,它可在几秒钟内完成充电,保持数千次充电和放电循环,不易燃,相对无毒,几乎完全可回收。

目前处于中试状态,这也是石墨烯电池里程碑的一个标志。

小结:华为虽然在2015年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签订协议,共同研究石墨烯应用,共同开发ICT领域的下一代高性能技术。

但2年合作期满后,华为手机也并没有在手机使用的石墨烯电池上有所突破,它也和众多手机厂家一样,只是将石墨烯散热运用在手机上。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