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领导知道自己工作量比较大?
一、不让领导知道自己的工作量,结果......“工作,咋还越干越多呢?
”近一段时间,在公司工作将近两年,业务能力很突出的职员小高,显得越来越焦虑。
原因就在于,不知领导是出于什么目的,总是经常性地给他额外安排一些工作。
刚开始,小高还欣然接受,然而,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小高开始有些出不消了。
对此,小高很想找机会向领导反映一下自己当下的工作处境,却又担心因此会给领导留下说说讲讲的不好印象。
可不说,又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不给自己一下说法,也有些憋屈。
直到有一天,小高因自身工作过于繁杂,个人精力有限而出现了一次失误,领导怪罪下来,他终于讲出了工作量过大这一原因。
但领导对此却并不买账,反而责问小高:“工作这么多,干不过来,为何不早吱声,你以为领导是黄世仁吗?
”顿时,职员小高无语了,真后悔当初未能早点儿开口,否则,就不至于如此被动了。
二、为何想让领导知道自己的工作量,却又欲言又止职场当中,有一“怪”现象:闲人很闲,忙人特忙。
闲人没什么工作量,自不必向领导反映自身的工作量情况,但忙人就不同了,有时忙起来,纵使有三头六臂或许也干不过来。
对此,许多职场人明知自己手头有一堆的工作,但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还是来者不拒,想反映自身的工作量,却但最终选择了沉默,原因在哪里呢?
实际上,不知道该如何让领导知道个人工作量情况的下属,一般从内心角度都存在着矛盾或者两难的心理处境,具体而言:1.取悦的心理,可以说,除了平时就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凭借一张嘴就可以讨好领导之外,大多数下属往往都是靠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取得领导的满意。
在这些下属眼里,当下的作为或许就是将来个人能有地位的资本与砝码,是敲开提职加薪的“敲门砖”,工作量越大,则敲得越响。
2.担心的心理,许多下属一味地将反馈工作量等同于发牢骚,认为不论压力多么大,就是不能乱讲话。
否则,就是一种说说讲讲,到头来,个人所干的一切工作搞不好,都会归于零。
然而,他往往没想到,因自身工作量大因未能得到领导的支持力量,加以分解,从而引发工作失误,而给自身发展与单位建设,带来损失,同样也会遭到领导的否定,有时甚至是更大的否定。
3.吃亏的心理,明明干了很多,但领导却不明实情,依然不管不顾地给自己安排这样那样的工作。
倘若,这些领导都没有放在心上,换句话,对自己将来的提职加薪无益,那岂不是亏大了。
那么,既想说,又不知如何开口,该如何解决?
三、如何稳妥地让领导知道自己的工作量心理学上有一个“焦点效应”,指的是人们在潜意识当中,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
这一效应放到职场当中,就是有些人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自己干工作,并且干越来越多的工作,无论是否是领导布置的,领导心里都会有数,也一定会给自己一个说法的。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领导也很忙,不可能一直看着你,当然也不会将你所干的工作,均一件不落地记在心里,所以,向领导反映工作量大,必须要开口讲话,这是基本前提,但如何表达,还是有些讲究的。
一是鼓足勇气不少明明干了很多工作的下属,一提及工作汇报,情况反馈往往都会退舍三里,避而不谈,实则都是内心恐惧造成的,担心不讲工作还好,讲完工作反而招领导反感,落得“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如此,还不如不讲。
对此,一定要转变观念,即,丢掉幻想,大胆开口。
虽然,这样做不一定能达到理想效果,但只要能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就比一直闷在心里总不吱声,胜算要大一些。
要坚信,领导喜欢的是能交付成果,赢来利益,并引起他所注意的人,而不只是能努力干活的人。
二是看准时机这里所谓的时机,更多指的是一种向领导沟通与反馈的及时性。
一是任务布置后,每次领导在会上或私下里当面向你安排的工作,当你手头已经有大量工作或者完全可预判出所安排的工作,工作量大,强度高,耗时长等,则应及时将客观的情况向跟领导做出反映。
若事后再讲,领导则会说,你当时为何不告诉我,正如文中开头的职员小孙那样,工作出现了疏漏,再跟领导讲当时的情况,已经无济于事了。
而且,现实的情况是,你的好,领导通常不记得,但你的错,领导往往记得门儿清。
二是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做到跟进汇报。
如果,工作遇到困难,或者因时间变化,人员离开等因素,使得既定的工作量突然间变化,那么,你也应该及时跟领导反馈,说出你的想法,告诉领导你需要谁来配合完成。
如此,才会让领导觉得你心中有数,做事靠谱。
三是工作完成后要立即汇报。
一项工作完成,领导都是希望看到效果,听到结果,此时,你需要在第一时间向领导做出汇报。
倘若每次工作完成后,你都能做到及时汇报,请放心,三次以上便会强化你在领导心中工作量很大的印象。
三是控制情绪记得在原公司有一位老同事老赵,因为部门有一位同事请假离开,原先两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需要老赵一个人扛着,并且,部门领导还时不时给他安排了一些其他工作。
时间长了,同事老赵不但工作上有些顶不住了,而且情绪上也有些忍不了。
终于,一次部门领导刚把一项工作安排到老赵身上,老赵便“炸”了,好在,旁边的同事及时拉扯,才将事情平息下来。
讲真,每天总是面对庞大的工作量,尤其是有些工作还不属于个人分管的,确实很让人心烦,接下来,有些吃不消的下属则直接找到了领导,明显带着不满的情绪,提及了个人的工作量情况。
结果,原本是一次正常的工作沟通与反馈,却演变成一次互相指责式的矛盾冲突,倘若由此让领导知道你的工作量大与小,或者更进一步减轻你的工作量,是以自己被“边缘化”为代价的,那又何必呢?
有句话,职场上,最降低工作效率的事,不是刷淘宝、不是聊微信,而是玻璃心。
四是恰当表达就是不要“硬广”,选择“种草”。
倘若,你很直接对向领导表达,你的工作量很大,付出的辛苦也很多,不免会让领导对你产生“邀功请赏”之嫌,而较为委婉的方式则是造出一种你很忙的“势”常用的,学会“哭穷卖惨”,适当地在朋友圈晒一两次加班到深夜的状态,偶尔在周末时“打扰”一下领导,请示汇报一下工作等等。
还有,借助一些不说话的道具,比如将工作时间表或任务清单贴在桌面明显,能引起他人注意的地方,倘若领导经过你的办公室,看到你的时间表,他的心里便一清二楚了。
我们常说,有时,无声胜有声,让领导知道你的工作量,完全也可以用一种“借题发挥”的形式加以实现。
结语想要在职场中生存得好,就需要懂得埋头苦干与抬头看路的辩证关系,先做一匹千里马,然后让伯乐相中你。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