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富察皇后是什么样的?

2022-08-13
6 阅读

你见过这种女人吗?

她出生名门,身份尊崇。

可为了照顾生病的乾隆,她三个月衣不解带,终日围绕在病榻前,端水递药,端屎端尿,从不借他人之手,侍奉之无微不至,令人惊叹。

没错,这个女人就是乾隆皇帝的皇后富察氏。

那么,历史上的富察氏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先来听一下乾隆对富察皇后的评价:乾隆说:皇后“二十二年来,孝奉圣母,事朕尽礼,待下极仁,此宫中府中所尽知者。

朕痛失内佐,痛何忍言!”意思是说,皇后二十二年来,对太后,对我,对下人,都非常好,无可挑剔。

这是乾隆在富察皇后病逝后对她的评价,也是富察皇后的真实写照。

以乾隆和富察皇后的感情他也不会胡编乱造。

一、孝奉圣母乾隆的母亲也就是皇太后,是以侍女的身份进的宫,基本没什么地位。

虽然现在已经位居皇太后,但好多习惯和当侍女的时候差不多,比如说话时嗓门高,连笑起来也是哈哈大笑,就是一个不太讲究的老太太。

而富察皇后出身名门,礼仪规范都很到位。

所以,这婆媳俩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她们之间的相处应该会矛盾重重。

可是富察氏并没有因为出身而歧视婆婆,反而待她如亲生母亲一般。

首先, 从礼仪上就非常尊重太后,例如每天都要去给太后问安,这是雷打不动的。

其次,在生活方面,太后的饮食起居都是由她自己服侍,不让宫女插手。

有时太后生病,富察皇后衣不解带,天天从早到晚在病榻前伺候,直至身体康复。

富察皇后以心换心,婆媳关系极速升温。

后来婆媳感情至深到老太太一天也离不开她。

富察皇后以孝圣母,才是真正的母仪天下。

二、事朕尽礼乾隆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天天处理政务,经常忙得不可开交。

富察皇后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不让后宫的事牵累乾隆,两口子一个主外,一个主内,这才是真正的相得益彰。

有一年秋天,乾隆带着富察皇后去避暑山庄围猎。

乾隆说起当年祖先在关外打天下时,衣服边用鹿尾巴绒毛做个装饰就很奢侈了,哪像现在的皇贵们,镶金戴银,骄奢淫逸,早把祖宗吃的苦忘到天外了。

回京没几天,富察皇后亲手做了一个鹿尾毛缘边的小荷包送给乾隆,意思是我们时刻都要记住祖宗们吃得苦。

乾隆喜不自禁,终生把它带在身边。

乾隆的生活起居也是富察皇后高度关注的事情之一。

这件事也容不得她掉以轻心,因此,富察皇后事必躬亲、亲自把关。

有一次,乾隆身上长了个疖子,太医吩咐,百天内需天天换药。

富察皇后不放心宫女,怕她们触动伤口,干脆自己直接搬到乾隆寝宫的侧室,每天亲自给乾隆换药,一直坚持了三个多月,直到乾隆完全康复才回去。

(《清史稿·后妃传》)富察皇后既把乾隆当皇帝来维护,又把乾隆当丈夫来爱护。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三、待下极仁乾隆十三年二月,富察皇后陪乾隆一起登泰山。

回到济南后,皇后就开始持续发烧。

乾隆的意思一定要皇后在济南养好病再走,但是富察皇后却说,:“我如果留在济南,你肯定也会留下,文武大臣怎么办?

难道都在这里陪着我吗?

朝堂才是大事。

另外我们在这里的开销很大,地方的财务压力也会很大,为了不给地方增加负担,还是回京的好。

”乾隆无法说服皇后,只好星夜兼程赶往京城。

谁知,经过一路的颠簸,刚过德州,富察皇后的病情突然加重。

当天晚上,富察氏就去世了。

《清高宗实录》记载,十一日,“驾至德州登舟。

亥刻,皇后崩”。

富察皇后也没预料到,此次泰山之行,自己的生命会走向终结。

或许她不甘心就这样抛下自己的所爱,把痛苦留给乾隆。

乾隆第二天向全国发布的讣告是这样说的:皇后如果听我的劝告,在济南养好病,就不会发生这种事。

皇后一直以来,凡事都为别人着想,“诚恐久驻劳众,”她担心给地方增加负担,耽误朝廷政事,所以,带病回京途中,病情加重,不幸仙逝。

乾隆的幸运是他娶了富察氏为妻。

纵然三宫六院内还有许多妃子,但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取代富察皇后在乾隆心中的位置。

乾隆皇帝与富察皇后的感情之深,堪称历朝历代皇帝的典范。

都说帝王无情,可这个公式套不到乾隆和富察皇后身上。

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富察皇后。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