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逻辑,如何产生逻辑思维?

2023-01-20
9 阅读

首先,什么是思维逻辑?

所谓思维逻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的概念我看其他答主都说过了,我就不再追溯概念了,说点能让人能听明白的。

如何判断自己的逻辑思维偏弱?

1、想要表达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却常常表达不出自己真正的意思?

说完大家一头雾水。

2、写文章像记流水账一样,找不到主题。

3、上课看似认真学了,却不知道重点内容是什么。

说白了,良好的逻辑思维有助于我们高效地学习,提高工作效率,能畅汗淋漓地表达心中所想,看清事物本质,不被人牵着鼻子走,让我们摆脱愚钝,变聪明、变自信,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思维逻辑强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通过不同逻辑思维方法慢慢提升起来的。

其次,推荐几种逻辑思维方式1.5W2H分析法5W2H分析法又叫七问分析法,二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

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非常有帮助。

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后续新增1E(效果)思考点。

【运用场景】1.个人思考+制定计划、交代任务:帮助你步骤化、流程化地进行思考2.变革创新:试着用这8个问题,来梳理现在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哪些环节效率和效果还不够的,又如何从这8个环节进行优化?3.构思写作4.创业项目:梳理和回答创业项目中这8个问题,回答完了,项目自然也清晰了5.用户研究+市场销售:做用户调研、用户分析;销售商品等场景,适合用该方法来定义问题、梳理流程,预估结果等细节;2.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又叫态势分析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与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且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列的结论。

这个结论具有一定的决策性。

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

SWOT方法的贡献就在于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全面。

3.金字塔原理运用金字塔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写作、思考、表达、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像金字塔结构一样,整体上把握纵向结构,突出重点;具体内容上把握横向结构,突出层次性和逻辑性。

金字塔原理的应用:金字塔纵向结构策略的“结论先行和以上统下”让我们突出重点、层次分明;金字塔横向结构策略的“归类分组和顺序排列”,让我们的内容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如此,我们就可以做到逻辑清晰的思考、写作和表达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内容更容易被别人看懂、听懂。

4.归纳与演绎归纳: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举个例子: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在用归纳法时,我们一般是这么做的:分析若干不同事物(思想、事件、事实)的主要特点; 找出其中的共性、共同点,然后将其归类到同一个组中,并说明其共性。

演绎:与归纳相反,是从一般推导出个别的推理。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

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研究的特殊场合;结论是将特殊场合归到一般原理之下得出的新知识。

例如:“归纳和演绎”可以用到生活中哪些场景?

比如内容创作方面,我们可以收集行业爆款文章,拆解其结构,然后归纳出爆款文章的一般套路;最后,就是用我们总结出的创作套路,去输出一篇潜力内容。

还有在活动策划、产品设计上,同样可以借助“归纳和演绎”。

5. 分析与综合分析: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

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

综合: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两者是互相渗透和转化的,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在综合指导下分析。

分析与综合,循环往复,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事例:面试招聘经历过面试的小伙伴可能会知道,面试官会从各个方面对你提问,这就是典型的分析过程。

面试结束后,面试官一般会对你说,“我们会在**工作日内给你回复”,这其实是面试官给自己留出综合考虑的时间,考虑你与应聘岗位的匹配度,考虑你与其他应聘者的优势劣势等等。

6. 抽象与概括抽象:抽象是对同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人脑在比较和抽象的基础上,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的思维过程。

事例:人的本质特征我们对人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从颜色上看,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等;从个头上看,有大个、小个、中等个等;从性别上看,有男人、女人等。

这些都是关于人的个别属性。

而各种人的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则是“能够借助于语言进行思维,会劳动”。

把这一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叫做“抽象”,把这一特征推广到所有的“人”当中去,这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特征的概括。

“抽象”和前面提到的“归纳”其实非常相似,都是从个别到一般。

但区别在于:“抽象”是从一系列事物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形成一个新的概念。

而“归纳”不一定找寻本质特征,而是在一系列相关事实中寻找规律,寻找共同点。

至于对比(求同、求异)、原因与结果这两种逻辑思维方法相较容易理解,这里就不赘述了。

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啦!收藏点赞@伙伴云 分享更多优质内容~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