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一到晚上心情就很低落,很孤独的那种感觉?
我本身就有这种情况。
前几天和同事们闲聊竟然得知好几人也有相同情况,所以我特意留意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我是换季时特别明显,尤其是夏秋交际,秋冬交际的傍晚,会有巨大的惶恐感和沮丧感,莫名的恐惧。
但是完全到晚上了又没事了,白天也没事。
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虽然意识到这可能是心理疾病,但是又没严重到完全可以归结为精神病的那种程度。
因为这些感觉全是在我独处时,周围没任何人的情况下发生的。
后来了解到这种症状叫“黄昏恐惧症”,就是人在面对日落西山时,会感到心情非常失落,甚至有些悲伤。
黄昏很安静,黑不黑,白不白,独自在室内观察黄昏时的室外就会开始感到急躁、沮丧、不安、失落、无助,虽然事实证明,到了夜晚就会\"活过来\"。
我觉得比较敏感的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比较多。
尤其是体质敏感。
这类人对气候变化敏感,冷热变化,日出日落的时间变化,还有天黑的早晚变化。
身体上的感知会带来情绪上的波动,连风吹来的味道都会感觉不同。
身体感知力强大多源于身体的本能。
可能这类人的本体意识比较强,就好比远古时代,那时候的人还没有火种,黄昏来临就必须躲进洞穴,因为黑夜降临,外面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
这种从我们祖先进化而来的防御机制,在这类人身上没有遗失太多,保留了一些原始本能。
类似返祖现象,就好像有的人全身长毛发,有的人会长小尾巴。
还有,黄昏来临,一天就结束了,心里面对飞速逝去的时间,有一种抓不住的失控感,对即将到来的黑夜有一种无力感,一种巨大的虚空。
我认真回忆了一下,连同周围人的经历,觉得很大因素取决于孩童时期。
他们有很多人长时间的在那一个时间段一个人活动,比如一个人在家写作业,或者一个人玩。
那时候好多家庭父母都是双职工,回家很晚,小孩子经常一个人吃饭,待父母回家已经是晚上了。
还有的小孩子在爷爷奶奶家,但大人们都出去干活,不会像现在这样有人陪着,常常自己一个人玩。
我印象很深就是我同学们好多都是脖子上挂钥匙,那时候也没大人接送,都是自己一个人回家。
那是放学也晚,我记得小学时我放学都是傍晚,路上觉得自己一个人挺孤单的,就有一种既失落,还百无聊赖的感觉。
搁现在就是特别“丧”。
反正那个时候是一天中心情最不好的时候了。
其实这就是一种内心没有安全感 ,没有归宿感。
常常孩童时期的感受会持续影响到成人以后的。
但是医生说“黄昏恐惧症”不是一种病,也不是抑郁症,它更像是由外界带来的情绪上比较强烈的变化。
因为它持续时间很短,过了这个时间段也不会有事,不会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影响生活其他方面,也不会有自杀倾向。
所以最好找一些事情做分散注意力,坚持在这个时间保持一些长期习惯,当身体遗忘了这个黄昏的感受后就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