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上岸有多难?

2023-01-20
7 阅读

我是2019年省考上岸的,正常上班,抽下班时间复习准备了足足一个月,最后成功上岸。

一句话总结:实力+运气,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都说公考是门玄学,个人觉得玄学谈不上,但不得不说里面确实很多门道,分享下我的上岸之路吧。

家里小姨和姨夫都是体制内的,所以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他们都不止一次的劝我考编,那时候心高气傲的,还瞧不上体制内的,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到企业里面大展身手,大干一番。

毕业后也确如自己所愿,进了保险行业,期间家人又多次劝我考编,顶不住压力就买了一套中公的考编教材,偶尔也装模作样得拿出来翻一翻,但实话实说确实没有专心去看过,仅限于翻翻。

在企业干了七八年了,也熬了一些资历,收入的话一年到手也有个十七八万的样子。

如果不是考编了,马上也会当个小领导,一年到手收入二十万是没有问的。

随着公司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岗位开始搞线上化转型,公司开始优化部分工作岗位,恰恰又赶上疫情爆,这才醒悟,原来企业确实不是想象中的稳定,说不定第二天就失业了。

因为企业的节奏很快,20多岁的时候还没有问题,渐渐地到了30岁越来越感觉吃不消了。

彻底打定主意了!原谅我稍微啰嗦了一点,下面是重点了,将把我从报名选岗到面试环节全过程给大家做分享。

1、选岗报名准备公考的同学,一定要随时关注当地的人社局官方网站,仔细阅读关于公考的公告,特别是一些细节一定要注意,比如说学历、专业、工作年限报考岗位是否有要求。

因为公务开始报名时候,所有的信息都是考生自己如实填写,并不会校验是否如实,只有在后面的资格审查环节才会逐一核验。

有些马大哈在报名时候不注意,报名时信息填写错误,虽然理论上是有修改机会的,公告中有时候会给报名系统后台联系电话,但实际中是,这个电话永远没有人接听,你就准备好流泪吧。

现在为了挑选出合适的考生,考试越来越精细,申论就有3套试题,每套试题考察的重点是不一样的,答题的难易程度也相差很大,在报名时候一定要考虑的自己的实力或者擅长的考察方式。

自己能不能接受乡镇等偏远地方的工作岗位,很多偏远的岗位都有最低服务期五年的要求。

一旦考到这些地方,如果家庭离上班的地方比较远,那你和家人将会很痛苦,除非自己特别优秀,或者上面有人,否则大概率一辈子就会待在这些地方了。

如果自己无法接受,宁缺毋滥,选择离家近的岗位再考吧。

另外在报名的时候,人社据官网前几天都会公布每个岗位的报名人数,这也可以作为选岗的一个参考依据。

选岗选的好,可以避开大神,上岸的几率就会大一些。

同时在选岗的时候,逆向思维也很重要。

记得我当时在选岗的时候有两个作为备选项,到官网通报实时报名人数的最后一天,其中一个岗位的报名人数是70多人,另外一个岗位只有三个人。

当时果断报了只有三个人的岗位,结果最终的报名人数出来之后,三个人的岗位最终有130多人报名。

而那个70多人的岗位,始终就只有70多个人,原来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在观望,看哪个岗位少就报哪个岗位。

岗位选择好,成功上岸的几率增加30%。

2019年我同学选的乡镇岗位考了142分没进面,而另外另外一个城内参公单位108分就能进面。

2、复习备考学习能力差或者自觉性差的人,强烈建议报个备考班,某公某笔等专业的考试机构都有不错的课程,因为是突击备考,当时为了提高效率,我也花了1.8万报了一个协议班,因为时间匆忙又没啥经验,后面开课后才发现原来1.8万的课程就是个网络直播课,一个直播间有好几百人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

公务员考试是考的一个人的综合知识,其中行测可以说除了英语外,其他的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学生时代甚至是生活经验都是考察的范围。

所以,平时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以后准备考公的同学,除了学好专业课程外,一定要多阅读课外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广度,这些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记住的。

同时,好的阅读习惯对申论考试也很有帮助,至少阅读试卷的速度会大大的提高。

平时积累重要,临考前的冲刺也很重要。

不宜把冲刺时间拉得太长,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疲劳,反而不利于最后的正式考试,个人觉得1-2个月最为合适。

很多备考的同学冲刺阶段就是疯狂的刷题,利用每个空闲时间在各大App上刷,每天几套模拟试卷。

结果就是,会的题始终就会,不会的题始终不会。

相比疯狂的刷题,个人觉得熟练掌握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更重要,一旦把方法掌握透彻了,举一反三,不管题目怎么变化,解题思路始终是那样。

我自己的备考阶段就是用的这种方法,直到最后为了控制答题的时间,完整的刷了两套试卷,平时就是不停验证方法,只做了很少的题。

一旦进入备考状态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尽量不要参加一些无效的社交。

当时我备考的时候,因为还在正常上班,每天中午不休息疯狂赶工作进度,6点下班准时走,7点到家吃完饭8点,准时开始复习,一般到凌晨1点休息,早上5点多起来继续。

期间太劳累,累到过一次,休息了一天继续。

那一个月有多苦呢,到体检环节的时候,称体重发现比备考前足足轻了20斤。

3、笔试考试准考证提前打印好,身份证等证件提前准备好,考场最好提前去踩个点,特殊时期如果有特殊要求的要提前准备。

比如前两年有些地方进考场要查验核酸报告之类的。

因为没准备要身份查验资料,被拒绝进入考场的考生每年大有人在。

考场上切记不要慌张,自乱阵脚。

每年的考试难易程度不一定,假如遇到题很难,不要慌,你觉得难,其他人也一样,遇到简单的也不要狂,你觉得简单,人家也简单,最后进面的成绩就是水涨船高。

做题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按顺序来,平时就要分析那些题型自己拿手,那些题型分数高,性价比更高。

比如我自己,数学较差,所以数学相关的考题重来就是最后做,除非大神,大多数人是做不完行测的,所以最后留几分钟来填自己最不擅长的那部分题,别傻乎乎的没认真做,最后答题卡就不填了,填了至少还有25%的几率呢。

考完一科,就别去想了,不管有多难,多受打击,专心考好下一科。

4、面试环节能进面试的人,说明你的知识储备是没有问题的,面试环节就看你能否用嘴巴表达出来。

记住在考生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面试时自信大方,条理清晰的表达,绝对比你就问题本身谈论是否专业更为重要,言外之意外在的表现比内容重要。

很多人纠结面试是否要报班,我的建议是报吧,除非自己表达能力确实牛逼。

在见面后我是又花了1.68万报了面试班的,本来是集中培训7天的,因为要赶回来上班,东片西凑了5天去参加了培训。

但切记,去参加面试培训不是完全照搬培训机构那一套,说实话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是才大学毕业的,他们也只是刚完成了专门培训,然后又来教大家,其中有些人的水平真不咋地。

培训班主要就是教大家一种套路,即不同的题型都有一个固定的格式,然后去套。

如果正式面试的时候完全照搬培训机构那一套会死的很惨,那些考官早就听烦了那些套话,毫无新意的回答是无法吸引考官的注意的,自然你的分数就会很低。

能够进入面试培训班的都还是比较优秀的,在培训过程中多用心听听别人的观点,扩展下自己的视野,老师的套路一定要适可而止的吸收,最重要的是要转化为自己的“套路”,要打造自己的亮点,千篇一律,突围无望。

面试培训班过程中,一定要珍惜每一个当众发言的机会,没有机会也要主动去争取。

特别是比较内向的同学,一定要争取在这种几十人陌生人面前破胆的机会,多表达多练习,到后面表达就会越来越自然。

面试前心态平和,当时我去参加面试的时候,就想着这辈子恐怕也没有机会同时和七八个处级干部面对面谈话了,珍惜这次聊天的机会。

候考的时候,心态差的最好别去和其他考生搭讪,有些和你同岗位的人,为了上岸不择手段,面试前和你说些不好的话,干扰你,甚至让你心态崩掉都是有可能的。

面试过程中,切记做到自信大方,不卑不亢,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和考官自然的眼神交流,不要可以去想真个问题怎么回答。

记住,所有的面试题都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三观正,清晰表达出来就行了。

有些面试题会是情景模拟,这时候一定要放下脸,比如让你模拟个直播带货,你得秒见角色状态,有些话不要觉得在这种正式场合不好意思,越是贴近生活,越是表达自然,你越能获得考官的青睐。

最后,实话实说公务员上岸还是挺难的,特别是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很多原本计划找工作的也加入大公考大军中,我记得2021年西藏有个岗位招1人,最后有2万多人去考,难不难你觉得呢?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