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的中原是指哪些地方?

2023-01-20
5 阅读

中原六省:豫(河南)、晋(山西)、冀(河北)、鲁(山东)、苏(江苏)、皖(安徽)。

中原定义: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狭义上的“中原”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的“中原”则包括河南省大部,苏皖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等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若词意扩大或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整个北方地区或中国。

《中国通史》:“原来古代所谓中原之地,不过自泰岱以西,华岳以东,太行以南,淮汉以北,为今河南、山东的大部分,河北、山西的小部分”。

中原地区的演变:中原,先秦之时被称为“中国”,秦汉后逐渐形成地理文化概念,与后世范围一致;历史上,河东(晋南)、河内(安阳周边)、河南(洛阳、嵩山地区)、山东定陶(陶丘)都有“天下之中”的说法,这四地中间就是早期“中国(中原)”的大致范围。

《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平阳),殷人都河内(安阳),周人都河南(洛阳)。

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范蠡)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闲行以去,止于陶(定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战国策·秦策》:“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

”《史记》:“陈良,楚产也。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此处指鲁国。

《春秋繁露》:“先卒四五年,中国内乖,齐、晋、鲁、卫之兵分守,大国袭小。

诸夏再会陈仪(今山东聊城),齐不肯往。

吴在其南,而二君杀,中国在其北,而齐卫杀其君。

”宋《容斋随笔·周世中国地》:成周之世,中国之地最狭,以今地里考之,吴、越、楚、蜀、闽皆为蛮;淮地为群舒;秦为戎。

河北真定、中山之境,乃鲜虞、肥、鼓国。

河东之境,有赤狄、甲氏、留吁、铎辰、潞国。

洛阳为王城,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军、伊雒之戎。

京东有菜、牟、介、莒、皆夷也。

杞都雍丘,今汴之属邑,亦用夷礼。

邾近于鲁,亦曰夷。

其中国者,独晋、卫、齐、鲁、宋、郑、陈、许而已,通不过数十州,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

另先秦时,关中所在被称为雍州“西土”,不属于“中国(中原)”范围。

《史记·秦本纪》: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齐太公世家》: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

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

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

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

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

仰韶文化与“中原地区”辨析:近些年,某些人喜欢用下图“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以豫西、晋南、关中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影响范围)”,来替代后世“中原文化”范围,实际上并不正确。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古今中原以华山(或潼关)为界,潼关以西属西北,关中地区不属于“中原文化”的范畴(关中在区域划分为西北地区,地域上为三秦之地,文化上则为三秦文化,不属于中原地区,亦不属于中原文化);其二,仰韶文化影响范围,不等于后世“中原地区”所在范围,同样也囊括不了中原地区的所在范围(未包含属于传统中原范围的豫东、豫南、豫北、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江苏北部、安徽中北部等区域)。

其三,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按成渝(或巴蜀)、两湖(或江汉)、江浙、海岱、燕辽(或辽河)、甘青等命名习惯,仰韶文化所在分区应称为“豫晋陕区”,而非“中原区”。

其四,中原地区不仅包括豫西、晋南、冀南以西的仰韶文化,还包括鲁西、豫东、苏皖北部的大汶口文化,以及豫南、皖北、皖中为代表的屈家岭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中,“赵辉公元前3000至2500年文化格局示意图”更符合实际,且与后世“中原地区”范围基本一致。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