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是一个好的大学吗?

2023-01-20
9 阅读

大家谈论东北的经济衰退,往往说是因为天气太冷了,可是为什么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就是和东北地区差不多纬度的西欧和北欧地区,而不是气候更温暖的南欧地区?

说明根本的原因是东北长期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市场意识比较落后,政务部门官僚习气严重,服务市场意识淡漠,这些都造成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缓慢,高校往往与地方共荣共生,东北在全国地位的下降,也造成了东北的高校在全国地位的下降,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吉林大学。

一、吉林大学的基本情况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副部级大学之一,国家“双一流大学”、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中国顶级大学的头衔基本都配齐了。

入选了强基计划、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等国家顶尖大学建设计划,同时作为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还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

学校始建于1946年,1952年,成为建国后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

2004年,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

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三校均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六校合并的吉大成为一所拥有六个校区七个校园总占地面积超过1.1万亩规模巨大的大学,学校设有52个教学单位,开设140个本科专业;拥有4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超7.1万人,其中本科学生4.1万人,硕士研究生近2万人,博士研究生9000多人,专职两院院士11人。

可能因为学校过大,吉大的合并并没有带给学校特别好的发展前景,反而有些学科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医学类,几乎被吉大废了。

二、吉林大学的学科建设情况根据现有学科评估结果,吉林大学共有56个学科上榜,其中A类学科1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获评A,哲学、法学、政治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获评A-,另有,14个B+学科,11个B学科,9个B-学科,10个C类学科。

作为著名的985大学,因为没有A+学科而备受嘲讽,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考古学获评A+,终于打破了这一尴尬。

吉林大学有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日语、考古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物理等8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吉林大学共有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农业科学、动物学与植物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等18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4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

学校的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共6个学科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拥有数学、化学、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学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数量经济学、法学理论、刑法学、政治学理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农业机械化工程、预防兽医学、神经病学等15个二级重点学科,现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

三、吉林大学的综合排名情况根据2022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吉林大学全国排名第15。

根据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吉林大学全国排名第27。

根据2022年金平果中国大学排名,吉林大学全国排名第12。

根据2022年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吉林大学全国排名第11。

根正苗红又融入诸多名校的吉大依然还是强大的,但又不得不承认,学校整体而言并没有取得良好发展,也没有很强的存在感,必须加快推进学校创新改革发展。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