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一线兵力有多少?有何依据?

2023-01-21
29 阅读

美国的二战分为太平洋和欧洲、北非几个战场,兵力调动极为庞大,根据战役不同“一线”位置也在不断变动,这很难计算个统一的一线兵力。

硬要统计的话,可以看看战争时期到1945年战争结束前,美军各部队所处的位置。

第1装甲师1940年组建,1942年被派到英国,11月增援北非英军,接着从43年10月到45年战争结束一直都在意大利。

第2装甲师也是1940年组建,与第一装甲师同样的时间和方式派到北非,43年参与西西里登陆,44年6月杀到法国,驻扎到战争结束。

第3装甲师1941年成立,1944年在欧洲西北部作战到战争结束。

第4、5装甲师同上;第6、7、8、9、10、11、12、13、14、15、16、20装甲师除了为1942年成立和参战时期不同,全都同上。

骑1师是老部队,1943年12月上场,他们在太平洋前线打日本鬼子。

骑2师1942年成立,这个部队被派到北非作战,但没有机会上场,算是退居二线了。

第1步兵师1942年11月被派到北非,属于一线部队。

43年6月登陆西西里,44年开始就蹲在西欧了。

第2步兵师1944年以后同上。

第3步兵师同第1步兵师,但43年跑到意大利去了,44年8月进行了法国南部的登陆作战。

第4步兵师1940年成立,44年6月开始一直蹲在欧洲西北部。

第5步兵师44年7月开始一直蹲在欧洲西北部。

第6步兵师44年1月开始在太平洋地区蹲着。

第7步兵师43年5月开始在太平洋地区防御,没啥战例记载,倒是朝鲜战争中第7师在上甘岭被暴揍的资料满天飞。

第8步兵师44年7月开始一直蹲在欧洲西北部。

第9步兵师42年11月参与了北非战役,43年7月登陆西西里,9月攻进意大利,6月从诺曼底登陆,然后直到战争结束。

第10步兵师,即后来的第10山地师,1943年成立,主要作战区域为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山区,也算是一直都在前线。

第11步兵师,后来成为第11“天使”空降师,该部队44年开始成为本土预备队,6月被派到太平洋,然后参与了莱特岛的血战。

45年1月进攻吕宋,后参与马尼拉血战,战争结束时登陆日本。

第12步兵师,即“菲律宾师”,美军最早战斗的部队,1942年在巴丹半岛被麦克阿瑟甩了,全部被日军俘虏。

美军44年尝试重新组建,混到47年解散。

第13步兵师,后来成为第13空降师,这个师由于被82和101师挤占资源,到1945年1月才完成训练,然后被丢到法国,完美错过“市场花园”在内的所有大型行动,之后又被送去打日本,但也就混了个寂寞,46年解散。

第17步兵师,后成为第17空降师。

该师诺曼底登陆后才抵达英国,盟军司令部认为这个部队“来得太晚”,没让他们上阵“市场花园”,将其打发到比利时,得以混上“突出部战役”。

后来几次作战都表现得不错,混得4枚荣誉勋章。

第23步兵师,1942年组建,一直在太平洋地区打鬼子。

第24步兵师,1941年组建,1944年上太平洋地区打鬼子,不是岛就是丛林。

第26步兵师,1941年组建,从1942年12月开始就在太平洋地区打鬼子。

第27步兵师,1940年组建,44年9月从比利时登陆欧洲,一直在欧洲西北部混日子。

第28步兵师,1941年组建,7月登陆欧洲,同上。

第29步兵师,1941年组建,6月登陆欧洲,同上。

第30步兵师,1940年组建,同上。

第31步兵师,同上第32步兵师,1940年组建,1942年2月开始在太平洋打鬼子。

第33步兵师,1941年组建,44年12月开始,在太平洋摸鱼捞薯条。

第34步兵师,1941年组建,42年11月跑到北非打仗,43年9月去了意大利,然后一直摸鱼,闹出不少造人绯闻。

第35步兵师,1940年组建,44年7月参战,然后驻扎在欧洲西北部。

第36步兵师,1940年组建,43年4月参与北非战役,9月开赴意大利,44年8月打到法国,然后一直休整驻扎。

第37步兵师,1940年组建,43年7月参战,在太平洋打鬼子。

第38步兵师,1941年组建,44年12月参战,在太平洋打鬼子。

第39步兵师,压根就没上战场,只出动了部分人。

第40步兵师,1941年组建,44年4月开始在太平洋打鬼子。

第41步兵师,1940年组建,43年1月开始在太平洋打鬼子。

第42步兵师,国民警卫队转化的“彩虹师”,麦克阿瑟曾当过其参谋长,45年1月才赶上趟,跑到欧洲参与了几场激战,突破了齐格菲防线,打下了纽伦堡,解放了达豪集中营。

第43步兵师,1923年组建,42年10月1日赴海外作战,参与过新几内亚、北所罗门群岛、吕宋岛等几次大战,获得了总统嘉奖。

第44步兵师,1920年组建,40年还在纽约搞演习,演了很多习,42年被送去防御美国西海岸,44年又被派去路易斯安纳和堪萨斯连续训练演习,44年7月才抵达法国,参与了莱茵兰战役,其后驻守阿尔萨斯。

曾获得1枚荣誉勋章。

第45步兵师,43年从弗吉尼亚州调到欧洲,6月22日登陆北非摸了个鱼,然后在西西里战役中充当了美军的主攻,曾与82空降师配合,用步兵与德军的虎式坦克血战。

又在意大利山区与德意部队打了很长时间,后来也参与了突破齐格菲防线的行动,占领了慕尼黑。

第63步兵师“血与火”,44年11月25日参战,参与了莱茵兰和中欧的血战,率先冲过多瑙河,光紫心勋章就拿了4999枚。

因为战功卓著且牺牲巨大,这个师8月21日就获准回国了。

第65步兵师“战斧”,45年1月10日参战,仅打了55天,但参与了进攻萨尔河和突破齐格菲的战斗,攻占了多个德国城市并在5月5日占领了奥地利的林茨,最后与苏联红军碰上。

第66步兵师,43年组建,44年11月抵达英国,12月24日该师坐着两艘比利时运兵船横渡英吉利海峡,结果被德国潜艇打了,导致14名军官和748名士兵丧生。

其后该师登陆法国,逐渐与德军对线并展开激战。

欧战结束后在法国马赛停留,准备派往太平洋,但等到战争结束也没上场。

第69步兵师,44年12月12日抵达英国,45年1月登陆法国,2月27日开始战斗,参与了莱茵兰和中欧的战斗,曾占领德军埃伦布赖特施泰因要塞。

战斗天数86天,战争结束的时候在易北河陪苏联红军唠嗑。

下面懒得写了,我这有砖头厚的几本书,抄这些东西也没啥意义。

总之就是这个样子,美军太平洋地区的部队几乎没闲着,不是在蛙跳夺岛,就是在准备登陆战的路上,要么就是在镇守某个区域,防御日军偷鸡摸狗。

欧洲的美军,早去的参加了北非战役,中间去的参加了西西里战役,再剩下的就是诺曼底登陆、阿登反击战、市场花园或者对齐格菲防线和德国本土的进攻。

有些打残打散的部队会得到休整的机会,但某些劳模,比如101空降师,几乎把一些苦战都打满了,还得到了“巴斯托涅堡垒的受虐混蛋”称号。

所以你看怎么说吧,只要被派往海外的美军,几乎全都有自己上场的机会,多少是要沾点光的。

随着战线的推进,英国不在是前线,北非不再是前线,西西里不再是前线,法国、比利时、荷兰也不再是前线,而那些推到莱茵河和易北河的部队,似乎也没了啥真正的战斗任务……下面再说说美国二战的用兵数据:1939 年 9 月 8 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全国进入有限紧急状态,将正规军的兵力增至 227,000 人。

随着欧洲战争的加剧,美国政府于 1940 年 9 月批准了《兵役法》,授权陆军兵力增加到 140 万人——500,000 名正规军、270,000 名卫兵和 630,000 名士兵。

1942 年 3 月,陆军重组为三支部队:陆军地面部队 (AGF)、陆军航空 (AAF) 和陆军勤务部队 (ASF),后者包括工兵军、军需军、医疗兵军、通信兵、化学战服务、军械部和宪兵队。

到战争结束时,美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人员增加到16,112,566人,这一参与人数占美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

陆军约 11,200,000 人,海军约 4,200,000 人,海军陆战队约 660,000 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 407,316 名美国军人阵亡,671,278 名士兵在战斗中受重伤(这个数字一直在变动)。

具体为:陆军和陆航318,274人阵亡,565,861受伤。

海军62,614人阵亡,37,778人受伤。

陆战队24,511人阵亡,68,207受伤。

海岸警备队1,917阵亡。

除伤亡外,还有130201人被敌人俘虏为战俘,战争结束后,有 116,129 名士兵返回家园。

有464名官兵获得荣誉勋章,其中陆军324人,海军57人,陆战队82人,海岸警卫队1人;其中死者266人,占比57.3%。

1939 年美国总人口为 131,028,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士兵的 10 个主要战役阵亡情况:诺曼底战役(29,204 名士兵),法国马兹-阿尔冈战役(26,277 名士兵),法国凸出部战役(19,276 名士兵),比利时、卢森堡、德国中欧战役 (15,009)日本冲绳战役(14,000 名士兵)德国许特根森林战役(12,000 名士兵)北亚平宁山脉战役(8,486 名士兵),意大利北部吕宋岛战役(8,310 名士兵),菲律宾吕宋岛铁砧行动(7,301 名士兵),法国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7,100),英属所罗门群岛美国陆军最终动员了 91 个师,当年日本为 120 个,德国为 313 个,英国为 50 个,苏联为 550 个,美国师在整个战争期间将保持接近满员状态。

不过1600万的数字并非实际规模,美军在二战中的峰值规模为1220万。

因为还有许多人受伤、被俘、被杀死以及退役。

以苏联为例,他们当年动用了2500万军队,但峰值规模为1300万,很多人还关在德军战俘营里呢。

同理,德国二战6年间动用了1790万军队,但峰值规模在1000以下。

美军1945年顶峰具体的数字为12,209,238人,其中陆军8,267,958,海军3,380,817,陆战队474,680,海岸警备队85,783人。

1941年宣战到1945年战争结束,美军的志愿从军人数为6,332,000人,占全军的38.8%,并且所有女军人都是志愿者。

普通应征者人数为11,535,000,占61.2%。

这些士兵的平均服务时间为33个月,需要固定“积分”才能回国(女军人有优待)。

当年73%的美军在海外服役或有海外服役经历,平均出国时间为16个月。

也就是说,至少70%的美军离开过北美,跑到外面打了16个月的仗。

非一线的部队被美军称为“后方梯队”,他们负责行政、支援、或各种体力劳动,有38.8%的士兵从事这些任务。

主要为:女子军团(WAC),150,000人。

海军女子志愿紧急服务队 (WAVES)100,000人。

海岸警备队女子预备队(SPARS)10,000人。

陆战队女子预备队 23,000人。

陆军护士团 60,000人。

海军护士团 14,000人。

女子飞行队(WASP)1074人。

这些女军人中大部分都不可能在一线,在当年那种氛围中,她们的岗位更趋向于政治需要,而且美军不缺兵。

根据英国军事网站上对诺曼底登陆的信息统计,1944年6月6日前有1,600,000名美国军人和妇女来到英国,这是人数最多的时刻,而且此时的英国就是前线。

至1945年4月30日,欧战将近结束,英国不再是前线,但仍有224,000名飞行员,109,000个通信部队人员和100,000名养伤的和等待轮换的美军。

此时这些人都可以算非一线兵力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