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演员一看就很出戏?
“浑身是戏”的演员有三个共同点:演技、对剧本的理解能力、工作态度,这三点正是那些让观众出戏的演员所不具备的。
以男演员为例先说演技这里说的演技不是生硬地挪用书本所学,而是恰如其分地将所学融入表演当中。
早前有知名导演说过港台演员和内地演员的不同,说内地演员大都是科班出身,表演有章法,而港台演员大都是熟成生巧,通过密集拍戏训练出来的。
这两者各有利弊,没有优劣之分,就像梁家辉和何冰都是好演员。
但如果只学“半吊子”,科班演员就可能有表演痕迹过重的问题。
如国内一些演员因为一部戏被大赞演技,但是你看到他演的其他作品,就会发现他演每一部戏用的都是同一个套路,每个角色都差不多,把身患重病的中年人演的中气十足什么的,就不是真正的演技派会做出来的事。
这些演员的演技仅第一部戏可见,多了就显得演技捉襟见肘。
非科班演员不动脑子演戏,就会出现没逻辑的情况,好像每场戏都很用力演了,但是连起来看,人物是割裂的。
陈可辛曾夸梁家辉,说他是港台演员少有的会去捋剧本和脉络的演员,他会为角色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写数万字的人物小传。
梁家辉虽然总说自己长相平平,演技平平,但是那么多国际国内电影大奖是实打实的。
很多演员演什么都让人出戏的原因在于,他虽然自称演员,但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演技,连最基本的说话和表情都能凹出瞪眼歪嘴的夸张模样,更遣论通过肢体表达人物个性。
再说对剧本的理解演员读剧本不是简单地看故事,他需要理清故事背景、脉络,自己所饰演角色的人物定位和行为方式,以及自己角色和其他角色的关系。
好几位实力派演员都说过,演员拼到最后,拼的都是理解能力。
比如一场戏没有台词,剧本上就是一个简单的场景描述。
好演员能演出感人至深的场景,不会演戏的演员只会站在那里不知所云,他自己都尴尬,观众怎么可能不尴尬。
关于理解剧本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演员知道剧本讲什么,但是演出来就很傻。
何冰说自己在演《白鹿原》鹿子霖的时候,有记者说他演得不像,理由是鹿子霖应该是“自私,狡猾”的,何冰演得就是一个普通人。
对此何冰的解释是:自私和狡猾是鹿子霖的人物特性不假,但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把自私狡猾写在脸上的,演成那样就太表面,也太失败了了。
自私和狡猾是你读剧本之后的理解,那是答案,演员要演的是过程,把人物的个性融入表演中,让观众看过之后发现:鹿子霖竟然这么说话,这么做事,他好自私狡猾啊。
这是对的。
反面例子就是各种“面瘫霸总了”,霸总只是情绪不外露,不是真的面部神经功能障碍,一些演员没搞懂这个,只是一味地摆出“冷峻僵硬”的样子,让观众惊呼:这是什么面瘫加偏瘫的玩意儿!第三是演戏的态度态度直接决定演员能否入戏,能否建立信念感。
这就不同多说了。
好演员把自己与角色融为一体,比如张嘉益因为身体原因走路姿势很独特,观众看到的就是“他走个路都这么入戏,太厉害了”。
反之,那些不合格的演员把所有角色都变成别别扭扭的自己,像是被人威胁着做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他自己都别扭,观众看着就更堵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