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这江南三大名楼如何排名?

2022-08-13
3 阅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116条回答。

其实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都是80年代重建的。

滕王阁滕王阁座落于南昌市西北,赣江东岸。

滕王阁的历史悠久,是唐代初期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

李元婴当时被封为滕王,所以这里也叫作滕王阁。

王勃就是于此时写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阁序》,并由此令滕王阁名扬四海。

滕王阁期间多次被毁,不断重建和维修,一直维持到清代。

期间修理重建多达28次,其中清代就有13次。

唐宣宗(848年)夏,滕王阁就曾被大火烧毁,后面又被摧毁多次。

以清代为例,清初1648年,顺治时期的清军攻打南昌,将滕王阁烧毁。

康熙时代1679年、1685年、1706年,滕王阁三次毁于大火。

雍正时代、道光时代又被烧毁2次。

到了先锋时期,太平军进攻南昌,双方激战,滕王阁再次被烧毁。

结果光绪末期的1908年,重建后的滕王阁再次被毁,在1909年草草重建。

北洋军阀时代,1926年滕王阁毁于军阀混战,随后就没有重建。

直到1989年,南昌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根据梁思成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了滕王阁,楼体为钢筋混凝土建成,不再是传统的木制。

也就是说,滕王阁其实是1989年重建的,距离今天不过30多年。

话说回来,滕王阁重建还是花了功夫的。

黄鹤楼黄鹤楼地处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建造时代遭遇滕王阁,是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

据说黄鹤楼是孙权建立,当时只是一个堡垒,完全是军事用处。

到了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成为一个有名的景点。

同样道理,黄鹤楼历史上被毁坏很多次,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

在清代光绪10年,也就是1884年黄鹤楼在一次被毁。

1957年修建长江大桥是,武汉政府占用了黄鹤楼的旧址。

到了80年代,武汉市政府为了发展旅游,只能重新选择地址,在1985年旧址外1公里的蛇山峰岭上重建新的黄鹤楼。

整个楼体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也是新建筑,距离今天不过30多年。

岳阳楼岳阳楼就不痛了,它的历史比较悠久。

岳阳楼是三国时代东吴大将鲁肃建立的军事阅兵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从南北朝时代就逐步成为旅游景点,唐代已经非常有名。

岳阳楼也是多次毁坏,多次重建。

康熙时代,岳阳楼失火焚毁,重建期间又遭遇洪水,直到乾隆五年(1740年)才重建完毕。

有意思的是,随后岳阳楼就一直维持了下去,主要是再也没有遭遇重大火灾,而且不断被维修。

民国时代,岳阳楼已经成为危楼,没有游客敢于登上去了。

1932年,湖南军阀何健拨款修缮了岳阳楼,还沽名钓誉的亲自题写了“岳阳楼”匾额,前后花费了3万块大洋。

由此,岳阳楼焕然一新,维持了几十年之久。

大家要感谢军阀何健,不然就没有现在的岳阳楼。

同样道理,80年代以后,岳阳因为自身经济发展不佳,非常希望发展旅游业,剥巨资修缮岳阳楼,在1984年完成。

相比起来,岳阳楼才是真正的古楼,保存了55%以上构件原物,并加固楼基,防治白蚁,消除隐患。

所以说来说去,只有岳阳楼勉强算是古代建筑,最低程度也是1932年重修的。

而滕王阁、黄鹤楼都是新建的,严格来说属于人造景点。

不知道为了什么,忧愁它围绕着我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