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如果孙德胜是骑兵营长,那么在后来的战斗中他能否战胜日军骑兵部队?
村里一位90岁的老兵爷爷告诉我:在实战中,就算是孙德胜带领一个骑兵师,也不够敌军骑兵塞牙缝的。
骑兵连,进攻,这句话也让骑兵连长孙德胜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欢,然而很多人认为骑兵连之所以会输,是因为敌军的骑兵部队,以优势的兵力合围,也就是说骑兵连的人数太少了,然而事实上,就算孙德胜带领一个骑兵师。
都不够敌军骑兵联队塞牙缝的,剧中合围孙德胜的是,是一个骑兵联队,联队长黑岛森田是大佐军衔,世袭男爵,属于皇室成员,相当敌军里的王爷,因此黑岛森田所带领的部队,必是精锐中的精锐,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敌军的编制。
联队属于敌军的首要作战单位,联队长是大佐,相当于咱们的上校团长,也就是说黑岛森田和咱们老李是一个级别,虽然骑兵联队没有步兵联队人多,但是这种甲级师团麾下的骑兵联队也达到了1500人左右。
像坂田那种步兵甲级师团联队是3800人的编制,也可以理解为,这个骑兵联队的人数,基本上和同期老李全团的人数不相上下了,黑岛森田基本上属于嫡系中嫡系了,这种战力,估计就是当时旅长率领整个386旅,旅长也不想去主动招惹这股骑兵。
孙德胜的骑兵连,属于老李的独立团,独立团虽然顶着386旅的番号,但其实是个野路子,也就是属于编制以外,因此很难在总部那里领到物资,纵观整个386旅只有771团,772团,是属于上面所承认的编制。
老李的独立团,当时只是地方部队,老李的骑兵连只能凭借自己想办法养着,养一个骑兵比养5个步兵还要难,不仅骑兵要吃饭,骑兵的马匹每天也要吃大量的物资,这就是为什么旅长向老李要骑兵装备的时候,老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如果老李真的弄一个骑兵营,单单就是马匹所需要的物资,就得把老李吃穷了,在咱们部队,骑兵是很难养的,只有更大一级的编制才能养得起,比如一个旅弄一个骑兵营,一个师弄一个骑兵团,一个团弄一个骑兵连。
所以说老李的骑兵连其实没多少人,最多也就100人左右,而敌军的骑兵联队却是有1500人,下面三个骑兵中队,和一个冲锋式武器的中队,孙德胜的骑兵连最多100人,敌军骑兵联队有1500人,兵力是1比15。
其次就是老李的骑兵连大多都是新兵,从老李组建骑兵连到和敌军的骑兵联队遭遇时,这中间最多有半年的时间,期间虽然中间有山崎大队,骑兵连也上前线了,但是当时没有骑马,和步兵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也可以认为老李的骑兵连,骑兵骑马打仗的经验基本为零,所以在面对敌人的骑兵联队时,是没有任何优势的,然后就是,老李骑兵连的马匹,估计也不是什么好马,这批骑兵装备,是老李打伪军时弄来的。
伪军所用的马,肯定没有敌军正规部队的马好,因此在长途奔袭的耐力上的表现,估计也不怎么样,外加上这批马在老李这里估计吃得也不怎么样,因此老李的骑兵连在面对敌军的骑兵联队时,完全没有任何优势。
我查完资料发现,现实中129师还真有一个骑兵团,这个团的总人数在400人左右,按照当时的条件一个骑兵团才400人左右,那么就可以大致设想一下,一个骑兵营也就200多人,一个骑兵旅也就是800人左右,一个骑兵师也就1600人。
在双方的经验和装备等同的情况,估计孙德胜率领一个骑兵师,应该可以和那个骑兵联队打一下。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最受欢迎,战斗力也最强,但是在近代,骑兵的作用就有点乏力了,在平原地带,面对敌人的冲锋式武器,那就是活靶子。
在山区,山路崎岖,又不适合长途奔袭,因此在那个年代,骑兵最大的作用就是出去打打伪军弄点装备和物资,比如老李营救楚云飞时用的就是骑兵。
要说攻打一个敌军骑兵联队,需要多少兵力,还真有一个实际的数据可以参考,那就是包头那一场打仗,打了3天,敌军骑兵1000余人损失殆尽,当时是傅将军指挥的,动用了3万余人,兵力是30比1,因此这么比对下来,如果孙连长想打赢这一场,需要带领2个骑兵师。
写在最后骑兵连长孙德胜代表了当时大多数前辈们的英勇,没有他们的努力付出,就没有现在的安定祥和,虽然用艺术的方式,来表现了孙连长的英勇,所以我们要牢记老一辈的付出,我也喜欢孙连长这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