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陕西会被称为“三秦”呢?
2023-01-24
6 阅读
“三秦”这一地理名称的来源,比较风行的观点是项羽在关中地区所封的三个秦军降将统辖的领地,分别是雍王章邯,辖威阳以西;塞王司马欣,辖威阳以东;翟王董翳,辖上郡,今陕北。
三王所在的关中区域是秦国故地,萧何就把关中称为“三秦”,后世也就沿袭了这种说法。
现在,陕西也称“三秦”。
“三秦”的前世今生“三秦”地处祖国内陆,地形较为封闭。
北部的黄土高原群山环绕,北有横山山脉,西有子午岭,向东因黄河与晋地形成天然隔离。
先秦至汉唐时期,黄土高原森林面积广阔,水草丰茂,野鹿成群,虎豹出没,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自宋元以来,军事对垒和人口迁移导致森林减少,明清时期黄土高原秋林沟壑彻底演变成了农耕区。
二十世纪的黄土高原由于过度开垦,自然植被覆盖低,导致高原上尘土飞扬,水土流失严重。
改革开放后,经过“退耕还林”运动,科学栽植树木,昔日的黄土高原开始由黄变绿,初步形成了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自然风貌。
黄土高原之南则有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这里地势平缓,历史上就是经济富饶的农耕区域,目前已发展成以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关中平原南部则是陕南盆地,以山地为主,位于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这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古今交融,拥有西汉三遗址、诸葛古镇、张良庙等历史文化遗迹,米仓山、青木川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富饶的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