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如何理解诗歌中赋、比、兴?

2023-01-25
11 阅读

下文只回答《诗经》赋、比、兴中的“兴”有的有,有的没有。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是有话直说比,是比喻打比方兴,就起兴,起头比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这里的一二三四五,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兴句”“兴”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的表达意义,但你不能说它没用比如关关雎鸠,河边水鸟鸣叫,和男女生谈恋爱,没有因果关系但是两个意象搁一块儿,就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妙趣先来看一下“兴”字甲骨文的兴字,是四只手一起抬起肩舆的样子,这种肩舆是有出图文物可考的,是两个人前后把这东西扛在肩膀上咱们来想象一下两个人一起抬一个重物,是不是会有“一二……起”这么一个号令,同步嘛,一起用力再多想一点,拔河的时候,是不是也整齐划一地这么喊再听一个特别燃的劳动号子,这下是不是有感觉了,(这段我得唱)“加油干啦,吼,嘿,”,是不是就起来啦所以,兴的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预备——起”,表示开始我们的先民是如此热爱生养他们的这方水土,诗的核心内容是讲人,讲人的事情和情感但开头、中间或结尾,总是有描述自然环境啊,现象啊,花草鸟兽虫鱼至于这些外部元素,和人事有什么关系,要去感受,去思考,混沌点儿,就叫“天人合一”这是诗经的诗,和后世很多诗作的共性比如我们最熟悉的,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这种日月盈仄、海咸河淡,跟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逻辑关系?

似乎没有但是它就像个靶子一样“欲穷千里目”就在靶子上画出一个红圈圈“更上一层楼”就是射出的那支箭,正中靶心,入木三分地命中你的爽点诗就成了,诗意就到了这种审美体验,是读《诗经》的一个巨大的乐趣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