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六镇究竟是哪些地方?

2023-01-26
2 阅读

六镇是北魏的六个军镇或者说堡垒,当初是游牧骑射出身的鲜卑族用来防御北边的游牧骑射的柔然政权的。

六镇的分布具体如下,第一个镇是沃野镇,也就是现在的今内蒙古五原北;第二个镇是现在的怀朔镇,也就是今天内蒙古固阳北;第三个镇是武川镇,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武川;第四个镇是抚冥镇,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第五个镇是柔玄镇,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兴和西北;第六个镇是怀荒位于河北张北。

六镇对于北魏这个鲜卑王朝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开始北魏的压力在于南面的汉人王朝东晋,像刘裕这个猛人,都打到过长安,所以北魏的力量一般都是集中在南方,防止被汉军一波带走。

所以与此同时,北魏就比较腾不出手收拾北方强敌,所以他们就想到修筑据点,拱卫自己的首都-平城。

在这样的情况下,六镇的军队就带有些御林军的性质,所以也是鲜卑王朝的精锐部队,于是普通鲜卑人还进不了六镇。

想要镇守六镇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必须是鲜卑人,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当时民族矛盾的必然,不过后来六镇衰落了,像高欢这样的鲜卑化汉人也出现在六镇了;第二个条件是必须要是职业军人,毕竟六镇是御林军,要能够打仗,不是花花公子哥度假的地方,不能打的话,一旦六镇被突破,首都就被人兵临城下了,那还得了?

第三个条件是必须是贵族,这也是少数民族政权在意的点,那就是贵族必须要熟悉弓马,毕竟马上得天下,但是没啥用,大家看大清就知道了,弓马立国的满清八旗不堪重负,看见太平军几乎望风而降,最后得靠湘军汉族士大夫军队来平定太平天国,最终导致北洋六镇的军队基本控制在汉人手中,以至于大清在辛亥革命中被消灭。

那么六镇是怎么衰落的呢?

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六镇的战略地位不在,在北魏统一北方中国之后,柔然的力量就再也无法跟北魏叫板,也在六镇讨不到好,于是柔然也不在南下抢劫北魏,转而到西域等地区发展,于是北魏六镇实现了它捍卫北方和平的作用,但问题是狡兔死,良狗烹,导致无仗可打,也就没办法立功领赏,军士们也没有了进步空间。

第二点是北魏政权的高度汉化,为了能够有效统治中国北方,北魏选择了高度的汉化,最明显的就是皇族的姓氏拓跋改成了元,而首都也从平城迁移到了北方,甚至孝文帝的太子试图反对迁都汉化直接被废被杀。

在这样的情况下,拱卫首都平城的六镇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成为了弃子。

而汉化了的鲜卑人也不再崇尚打打杀杀,贵族们迅速腐化,没有人愿意来六镇浪费年华。

然而充满黑色幽默的是,最终六镇走出了高欢和宇文泰两大狠人,最后终结了拓跋家的北魏帝国,不得不说,帝国之盾最终成为了插向帝国的尖刀。

我是蓝白旗帜,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您的点赞和留言是我创作的动力。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