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家族在三国时期是最大的赢家,为什么到了晋朝是败家?
2023-01-26
4 阅读
司马懿的亲孙子,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
在他“带头领导”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
西晋时期,除了像王恺、石崇一类穷奢极侈的豪门官员外,还有一批士族官员,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胡乱吹牛,尽说些脱离实际的荒诞无稽的怪话。
这种谈话叫作“清谈”。
这种人,往往名气很大,地位很高。
这也可见当时风气的腐败了。
石崇的豪富在洛阳出了名。
当时有一个大臣傅咸,上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他说,这种严重的奢侈浪费,比天灾还要严重。
现在这样比阔气,比奢侈,不但不被责罚,反而被认为是荣耀的事。
这样下去怎么了得。
晋武帝看了奏章,根本不理睬。
他跟石崇、王恺一样,一面加紧搜刮,一面穷奢极侈。
西晋王朝一开始就这样腐败,这就注定要发生大乱了。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
飘飘然之余,这位身材魁梧的美男子皇帝日日欢宴,夜夜笙歌,成日坐在羊车之上,在锦绣皇宫内的美人玉体丛中。
公元291年,晋武帝的儿子、又黑又胖又憨愚的晋惠帝端拱于巨大的龙椅之上,大臣们向他禀报外间天灾频频,老百姓无粮,饿死不少。
惠帝翻翻大眼珠子,想了想,反问道:“百姓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喝肉粥解饿呢?
”公元310年,西晋“八王之乱”末期的一天,羯族石勒的军队在宁平城围猎一样一日之内竟射杀和砍死仓皇逃跑于途中的西晋王公士庶十余万人。
转天,刘渊的匈奴部将又四面纵火,把侥幸未死的二十万晋朝兵民活活烧死。
公元318年1月,占据中原广大地区的匈奴帝王刘聪命令被俘获的西晋皇帝晋愍帝身穿仆佣青衣,洗盏行酒,并责令这位失位帝君立于自己身后手执仪盖。
殿中数位晋臣失声痛哭,均被拖出斩首。
当夜,时年十八的晋愍帝也被匈奴人活活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