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老了,还说自己还年轻,还不服老呢?
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022最新年龄划分标准如下:1、18岁以下称之为未成年。
2、18~44岁称之为青年人。
3、40~59称之为中年人。
4、60~74岁称之为年轻老人。
5、75~89岁称之为老年人。
6、90~99岁称之为长寿老人。
7、100岁以上称之为百岁老人按照这个标准,75岁以上才称为老年人。
但是现在有一些二三十岁,三四十岁的人也自称老张老王的。
其实人的年龄除了生理年龄,还有心理年龄,还有心态。
有一些人未老先衰,衰的是心理年龄;有些人老当益壮,壮的是心理年龄。
有个成语叫大器晚成,讲的就是苏轼苏澈两位大才子的老爸苏洵的故事。
苏洵年轻时候游山玩水,到了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
最后也成为了一代散文大家,和他的两个儿子合成“三苏”,唐宋八大家他们父子就占了三个席位。
前段时间看《非你莫属》,看见一个老太太72岁了,她退休后才接触钢管舞,现在已经能完成很多高难度动作了。
现场的嘉宾们用震惊,崇拜,佩服,惭愧来形容。
我们印象中72岁的老人走路都小心翼翼,颤颤巍巍了吧?
姜淑梅,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做了二十多年家属工。
早年读过几天书,忘得差不多了。
1997年60岁才学写字,2012年75岁学写作。
2013年4月起,部分文字刊于《读库》。
2013年10月,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得到中央电视台“读书”、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梁文道“开卷八分钟”等专题推荐,《新周刊》、《南方周末》、《读者》等专题报道,并入选新浪好书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书、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
2014年8月,出版第二部作品《苦菜花,甘蔗芽》。
也是好评如潮。
黄永玉,大家听过吗?
中国画院院士。
经常有人说,黄永玉是“老顽童”;也有人说,黄永玉是最接近“00后”的“00后”,网络词汇“斜杠青年”就是他的写照——写作、国画、油画、版画样样精通。
黄永玉出生于1924年,已经98岁了,他还开跑车,写作,画画。
他说百岁画展要画一百张画。
“我觉得比以前画得好” 黄永玉14岁开始发表作品,八十岁、九十岁时,他都办过画展。
而今即将迎来百岁,画展自然是不能缺席的,“一百岁开画展,开一百张画的画展。
”我们觉得98岁老吗?
远的不说,本月6号,北京马拉松比赛,参赛年纪最大的老人86岁,他用了6小时16分51秒跑完了全程。
大家说他是最后一名,也是第一名。
他全程步伐稳健,精神饱满。
想想,我们别说跑,能走6个多小时的年轻人有多少?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随便都可以找到。
现在有个词叫“无龄感”,说的就是要打破年龄对人生的限制。
要忘记年龄,不要被年龄捆住了我们的手脚,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
哪怕我们已经三四十岁,我们可以做二十岁的事情;哪怕我们七八十岁,我们也可以疯狂一把,做我们年轻时候想做没有条件做的事情。
年龄不是限制,限制我们的是我们固化了的思维。
老年朋友们,行动起来,做我们想做的事,让年龄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