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禹传子、家天下”?禹之前不也是黄帝他们一家子吗?
大禹以前的中国,是多个通始族群相互结盟形成的人群。
就如同现在单姓村庄,本村内的人不能互相通婚,只能和周边村庄的人通婚一样。
这样结构的人群都是亲戚,所以也就没有上下级的关系。
这样日常公共事务的管理,就由各个家族轮流执政。
这种执政方法被称为:禅让制。
现在中国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就有的民族仍然在用这种方法呢。
这种方法,不论是谁执政了,除了自食其力以外,还要自己掏腰包,支付公共事务所用的经费。
执政人得到的好处就是,与其他人群可以结盟往来。
在很大的区域内,有知名度.有美誉度。
实际上就是可以代表自己本族人群,同其他人群打交道。
用现在的话说,是可以拍板定夺的人。
仍然属于当家人的。
所以尧舜以前,就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一个人群的族长听说要让他执政,他就跑到河里面去洗耳朵,在他的下游有一个给牛饮水的人。
问他为什么要洗耳朵。
他说听说要让我执政,我嫌脏就来洗耳朵。
饮牛的人一听说牵着牛到他的上游去让牛喝水去了,怕把脏东西喝到牛的肚子里去。
由此可见,当时管理日常事务,谁都不愿意干的。
因为公共事务的开支要自己掏腰包,吃亏吃大了。
大禹治完洪水以后,日常事务管理者,可以把玉器和青铜器的制作,纳入自己族群的管辖范围。
这样谁执政,就可以向别人颁发玉器和青铜器了。
这就是大禹,铸九鼎定九州的现象。
实际上就是人们认定玉器和鼎是大禹制造的了。
这样,谁管理日常事务,谁就可以制玉器铸青铜器,所收获的利益就大了。
因此,大禹死亡以前传位给别人,大禹的儿子把这个人给杀了,自己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这就是中国,子传父业的来源起源。
实际上就是废除了禅让制。
这就是大禹的儿子开始:家天下。
就是自己这个族群,永远当家作主了。
因此,大禹的儿子,建立了夏朝。
并且,从此以后,谁要再想执政,就必须推翻前朝,来完成改朝换代了。
现在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仍然用的是各个族群的族长,轮流执政的方式。
然而,日常工作事务,由具体的家族传承,虽然出现了子承父业的习惯,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好处。
仅仅是名义和荣誉更高了一些,可以向别人颁发玉器或者是青铜器了。
玉器,是所从事的公共事务的职业标志。
青铜器,是准许居住在九州之内,与否的凭证。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了青铜鼎,可以证明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属于自己的。
如同现在的土地证一样。
而有了什么样式的玉器,就相当于现在有了官职的:职衔。
实用当中就是有多大的权利的表示。
因此同盟人群见了相关规格的玉器,就可以听从持玉人,调动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
所以,玉器和青铜器是:宝物.宝贝。
考古出土的有文字的青铜器上有:子孙后代永葆,享用的字样。
因此,夏朝的家天下,开始具有了阶级等级的现象。
这样,夏朝以后,就有了:贵族和平民之分。
到了周朝的时候,由于人口越来越多,达到了几乎没有土地可以被分封了。
这样,公共事务应对的人,没有土地可以分封,就必须解决经费问题。
从而周朝的中期,开始了井田制。
井田制,是把一块地划成九小块,其中八块由各个家族耕种并且收获,中间的一块是公田,由这八家共同耕种,所获得丰收归公务人员享用。
这标志着:公务人员,开始脱离劳动生产。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井田制也不能用了。
从而就开始有每个家族兑禾,给公务员享用。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兑禾,也不能保证公务人员生活了。
这样就开始了,向每户人家征税,确保公务人员生活了。
周王室开始向各个家户征税。
各个诸侯国,看到了更大的利益,就纷纷效仿。
最终引发了春秋争霸。
春秋争霸,争的是话语权,谁说了算,并不兼并其他诸侯国的土地。
因为谁说了算,就可以向别人征税了。
诸侯互相争霸,最终发现,不胜把别的诸侯国的土地兼并过来,就确保了自己征税的实现。
这样就引发了战国。
战国,最后被秦始皇统一了。
就是各个诸侯国的土地都被秦始皇兼并了。
因此,战国时期无义战,发起战争都是为了向别的诸侯国征税。
从此,再有战争,都是为了向别人征税,引发的。
就是夺取征税权。
有了征税权,才有了吃皇粮的人。
但是在中国历史当中,明朝,是反民族压迫的朝代,并不完全是为了征税,而发起战争的。
这是,听历史学历史,应该首先要了解的。
其他都是故事或者是小说,逗小孩儿玩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