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睡炕为什么都是头朝外,他们不怕枕头掉下来吗?
东北人睡炕为什么都是头朝外,他们不怕枕头掉下来吗?
不怕,因为枕头根本不会掉下来。
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最了解东北农村人睡觉方式。
确切的说是东北农村人睡炕,城里人是睡床的,但是东北楼房里的榻榻米,也是农村的炕演变而来的。
想了解东北人睡炕为什么头朝外,先要了解东北炕文化,而枕头不会掉下来的秘密,就在于搭建炕过程中,设计的两个方法,而这两个方法延用了千百年了,到今天还在使用。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农村人,对于东北农村的炕还算了解,是睡着炕长大的,也睡了五十多年了,炕的存在感,对于东北农村来讲,它就等同于水和空气一样重要。
大家都知道没有空气,人们不能呼吸,没有水,人会渴死,而东北农村人没有了炕会冻死。
因为它是东北农村取暖必备品,千百年来东北农村人能赖以生存下来,就是靠着它——火炕。
在东北农村房间里,可以没有家电,没有柜柜箱箱等,但是不能没有炕,不管多大的房间,首先要想到的是在屋里要建一铺炕,其它物品都是次要的,可有可无的。
炕就是这个房间必备的取暖工具,没有炕屋里就会上冻,所以炕下烧上火,热热的,再把漂亮的炕席铺上,整个屋子都是暖意阳阳的。
说起炕席,在我小的时候,物质匮乏的年代,铺的炕席,可是没有现在的美观漂亮。
那时候都是用高粱杆的外皮编织的。
先把高粱杆用水阴透,然后用那时专用削皮工具,把高粱杆的外皮削出来,然后每三四匹子放在一起,进行编织,这是一个慢工活,需要有耐心,还得小心点,不然会割到手指的。
编一个炕席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可是有的人还是不会,就得求会的人帮忙。
那个时候,我二哥会编,每到了冬天,就有不少人来家里求二哥,帮忙给编一个席子。
他编的席子又美观又漂亮,每一个花色,都对的整整齐齐,薄厚均匀,铺着也不咯肉,特别舒服。
二哥都是利用晚上编,白天生产队有活,还得去上工,不能耽误挣工分。
人家也不白用,会给二哥送来几个大白馒头,作为答谢物品,一冬天二哥编上十个八个席子,他家过年不用蒸馒头了。
后来到我上初中的时候,有的人家在公销社买竹皮的席子,比高粱杆皮的要耐用美观,它的最大好处是席子花小,省被褥。
再后来我结婚的时候,炕席又有了改革,铺那种炕板,但是不是木板,像似木板很平,涂上颜色也很好看,可是只铺了几年,就被炕革所取代,主要是不实用,夏天还可以的,躺上去还挺凉快,可是冬天不怎么保暖,炕凉一点,它也跟着冰冷。
而炕革一直延用到现在,没有换过的原因,炕革一开始问世,就受欢迎,它美观耐用,价格便宜,保暖效果好,这就是东北炕文化。
至于我们为什么头朝外睡觉,也是先民们总结的出来的睡姿方式,头朝外睡觉有两大好处,保暖,方便。
第一,先说保暖。
我们东北人头朝外睡觉,主要的怕踢被子。
大家都知道,人在睡着的时候,有的人睡觉不老实,爱踢被子,如果在炕上头朝里睡觉,被子就会踢掉地下,地上赃不说,也会很凉,当冻醒时,再去拽被子,被子凉凉的,尤其到了后半夜,屋子也不那么暖和了,再把被子拿起来盖在身上,特别冷老半天才能捂热,有些人有时一宿踢掉被子好几次,所以这一宿折腾得特别冷,觉也睡不好。
因此我们东北先辈们,觉得头朝外睡觉比较保暖,即使踢掉被子,也不会掉在地上,它还是在炕上,等冻醒了扯起被子就盖上,也不觉得被子凉,也会很快进入梦乡的。
另外头朝外脚朝里睡觉,也是给脚保暖。
因为东北冬天漫长而且寒冷,每年的十月末就进入冬季,来年的三月底冰雪才融化净。
冬天白天短,夜间长,一般晚上四点半到五点左右就黑天了,早上七点半左右出太阳,整个长夜有十五个小时。
现在有手机,有电视,有电脑,人们睡得晚一些,一般十点左右睡觉。
而在过去这些都没有,人们睡的也早,火炕不可能热得那么长时间,到了下半夜,炕的温度就会降下来,只要人们睡到后半夜,把脚盖好,被窝里不透风,身体就不感觉冷,可以美美的睡到天亮。
第二,方便。
为什么说头朝外睡觉方便,我年轻二十几岁时,问过奶奶这个问题,她老人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奶奶是一九一零年生人,二零零三年去世。
在世九十三岁,她见多识广。
奶奶说她年轻的时候是旧时代,那个时候盗匪猖獗,尤其到了秋天,粮食收回来的时候,就怕别人偷,因为那时候粮食就是命根子,没有了粮食一家大小就得挨饿。
所以就得把粮食藏起来,人们才敢睡安稳觉。
因此在粮食还没有安顿好,男人们整夜不敢入睡。
有一年我爷爷为了看好粮食,好几宿没睡好觉,但是粮食还是丢了两袋子。
只因爷爷头朝里躺着,没有听到外面的动静,同时头朝里睡觉,起来的时候速度也慢,等起来穿上衣服,再外面跑,黄瓜菜都凉了。
如果头朝外躺着,听着动静立马起身就下地,而头朝里躺着,要晚慢拍,所以爷爷很后悔头朝里躺着,要是头朝外躺着,听到动静就飞奔出去,说不定能把贼追上,抢回两袋子粮食呢。
所以奶奶说还是头朝外睡觉好处大,听了奶奶讲的故事,先辈们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方便实用。
说了这么多头朝外睡觉的原因,有人会问,怕被子掉到地上,那就不怕枕头掉下来吗?
同样睡不好觉的。
当然不会的除非故意扔。
因为在搭炕的时候,工匠用两个巧妙的设计方法,解决了掉枕头的问题,人可以安安心心的睡觉,不用担心半夜起来捡枕头,影响睡眠质量。
先说一下炕的构造,它是按照房间的长度来设计。
在我们东北,炕一般位置或在南或在北,取暖的方式都是通过厨房的灶台烧火,而灶台和炕的房间,是连着的,只有一墙之隔,通过烟传导热量,经过炕洞再到烟囱排出去。
传统的炕有四个炕洞,变于热传导,炕洞少炕不热,炕也不好烧。
现在的炕几乎没有炕洞,炕内是空的,只用几个水泥浇筑的柱子支撑,炕面材料也是薄的水泥板,即结实又热得快,所以炕随着时代也在与时俱进。
搭炕最最重要一点,就是让火炕好烧,要是不好烧,哪哪都冒烟,做饭的人呛得鼻涕眼泪直流,屋里呆不了人,夏天还好点,能开窗户开门放,可是冬天大冷的天,就得开门放烟,屋里很快晾凉了,特别不保暖。
所以在东北会搭炕的人,特别受人尊敬。
因为搭炕是一门技术活,过去有人利用这门手艺挣钱养家糊口。
现在虽然干搭炕的人不那么“火”了,可是村村还是少不了这样的人。
因为他们搭的炕好烧,睡着也舒服还不掉枕头。
主要是搭炕的人在设计的时候,把方法用在炕面和炕沿上。
匠人把炕面设计成带有一点坡度,也就是炕里矮,炕上高,从炕上斜坡到炕里,炕面不是水平的,如果不常睡炕,这一点根本不知道,都以为炕面都是水平面的。
只有这样设计的炕,一个不掉枕头,另外睡着舒服不觉得累。
再有就是炕沿,东北的炕都是有炕沿的,而炕沿可宽可窄,就在于主人的喜好,因此炕沿的高度要高出炕面一点点,大概半公分左右,不能跟炕一平,也不能太高,太高影响美感。
跟炕一平也起不到阻碍枕头掉地下了,所以炕沿的做用主要就起到阻碍掉枕头作用,还有就是让炕看起来更美观流畅。
因此利用这两个设计方法,我们东北农村人,在炕上睡觉头朝外,枕头就不会掉下来了,可以放心安稳地睡上一宿了。
总结:题主问东北人睡炕为什么头朝外,他们就不怕枕头掉下来吗?
通过我以上的回答,是否打消你的疑虑,让你满意,也了解了我们东北农村人生活的一些习惯。
还有在这里特别感谢我们东北先民们,他们聪明,勇敢,智慧。
为了生活,他们战天斗地,与恶劣环境斗争,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致敬他们。
也因此养成了我们东北人,热情好客,豁达大度。
当你来到我们东北农村,进到屋子里,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铺大炕,如果你是冬天来家里,主人会热情地说道:快脱鞋上炕,炕里头热乎。
等你上炕坐下,身上的寒气顿时全无。
到了饭时,会让你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管你乐不思蜀。
欢迎头条上朋友们到我们东北来做客,东北人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