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几个月前,我们身边的一位领导,突发心梗离世,让人悲痛万分。
50来岁的年纪,身体健壮如牛,为什么会突然心梗?
事后医生了解到,他长期大量抽烟,饮酒,加上焦虑失眠,身材偏胖,这些恰好都是高危因素。
为什么大家怕冠心病?
就是因为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而且一旦发作,致命风险极高。
众所周知,冠心病是心脏血管变窄了、堵了,从而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但大家存在个误区,以为冠心病只是心脏血管问题,其实不是的。
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冠心病人群,也容易发生脑血管病,有的男性朋友,还容易发生性功能障碍。
这就是本文要说的重点:冠心病是全身病,反映的是全身血管问题。
人的血管,很像城市交通,也像河水流动。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先用交通来类比一下。
我住在成都西边,以前西三环外的羊西线,一到上下班高峰,就堵成一锅粥。
后来进行大改造,把三环上的羊犀立交拓宽,加了几条分流道,效果果然立竿见影,拥堵缓解了很多。
但我发现过了几个月,还是恢复了老样子,高峰期一样要堵住。
所以说解决一个点,是很难解决整体问题的。
就好像节假日和高峰期你堵住了,你以为只是那一段堵住了,结果往前开,你发现到处都在堵,打开地图一看,发现到处都是黄色和红色。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当你发生冠心病时,其实说明全身的血管都开始出问题了,只是心脏部位的冠状动脉很细,更容易成为矛盾的爆发点而已。
我们体内的血管,时时刻刻都有血液在流动,都在受到血流冲击,久而久之,血管内皮就会受损,血液里的脂质就会慢慢沉积,就像河道的淤泥一样。
时间久了,还会形成斑块,血管就会越来越狭窄。
哪个部位的血管出问题,哪儿就容易发病:脑血管堵了,就容易脑血栓、脑出血、脑梗;肠道动脉堵了,就容易引发肠道功能异常;男性器官上的血管堵了,那离阳痿也就不远了;供应心脏的动脉血管——冠状动脉长斑块,变窄了,超过一定程度,就是冠心病。
以前冠心病只能吃药,后来有医生想到:既然是血管变窄了,把最窄的地方撑起来不就好了吗?
1977年,德国有个医生真的把一个球囊通过外周的血管,一直放到了冠状动脉里最狭窄的部位。
一打气,球囊张开,狭窄的部位也就扩开了。
但是问题很快来了,大约50%的病人,他们好不容易拓宽的地方,慢慢又重新窄了。
那怎么办呢?
又过了十年,法国有位医生又想出个好办法:如果拓宽后再放个金属支架撑起来,就不会变窄了吧?
这就是我们说的,心脏支架。
这一新技术的出现,让大家似乎看到了冠心病治愈的希望。
但是不是得了冠心病,放个支架就万事大吉啦?
不是的。
放个支架,只是解决了一个部位的问题,但无法防止其他部位血管继续狭窄、堵塞,就像刚才说的交通问题,改造了一个立交桥,但前面一个路口还是堵着,整体道路就依然通畅不起来。
我们病人,这里不限于心脏病人,总有个误区,生病了就寄希望于吃药和手术,觉得治疗是医生的事。
恰恰相反,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冠心病治疗效果要好,得从源头找答案。
那就是,为什么会得冠心病?
这个大家都知道答案,是年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
所以从长期来看,冠心病的治疗要靠——改变生活方式和吃药。
先说第一点,改变生活方式,这是重中之重。
这其中主要包含4点:戒烟、运动、清淡饮食、心理平稳。
吸烟会造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以及尼古丁、烟焦油进入人体,严重损伤血管内壁粘膜,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粘膜出现斑块,这些斑块脱落就会形成血栓,甚至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所以,如果抽烟,请一定戒掉。
然后是运动,很多人有过心绞痛或者安过支架,然后不敢运动了,担心加重病情。
其实只要经过医生评估,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的时候,一定要逐步增加运动量。
您想啊,流动的活水,和不流动的死水,谁更容易淤堵?
答案不言而喻。
有一个运动改善冠心病的典型病例。
18世纪的时候,有医生带着冠心病患者到森林里锯木头,每天持续30分钟到1小时,3、4个月后患者的心脏不疼了。
这就是运动的效果。
清淡饮食和心态平稳就不赘述了,讲过太多。
下面说吃药,这个一定要谨遵医嘱。
今天,已经证实的可以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的药物,包括:抗血栓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降血脂的药物,如他汀;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的药物,如倍他乐克等;降低血压、改善心肌重构的药物,如某某普利、某某沙坦。
这四种药物,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药物。
如果可以确切地改变生活方式,再加上药物治疗,多数病人的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不过最后还要强调一下:心脏支架和心脏搭桥这种介入手术,虽然治不了整体,但却是救急的。
这就是关键时候的应急办法,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医生建议做时,千万别犹豫,比较先保命要紧,才能谈后面的整体调理。
再比如,有些病人吃药控制不住心绞痛的症状。
对于这类病人,介入手术对于改善症状也非常必要。
总之,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手术和服药听医嘱,日常调理还得靠自己。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