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2023-02-09
10 阅读

充满变革的时代往往机遇与风险并存,滔滔洪流席卷,有的企业黯然退出舞台,也有企业在历经层层挑战后更加坚韧,重焕生机。

要想保持可持续性竞争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早落地,是必要选择。

尽管很多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但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仍是残酷现实,多少家企业口口声声说要转型,实则多在“纸上谈兵”:或迷茫无助,不知从何下手;或敷衍塞责,只做表面文章;抑或是认知偏差,在错误的道路上一骑绝尘;再或者,面对转型需要的早期资金投入,许多企业望而生畏。

决策层“不明所以”,执行层“虚与委蛇”,甚至于公司层面仍在“隔岸观火”,内行“懂装不懂”,外行“不懂装懂”......凡此种种,无一例外,都在提醒我们:数字化转型之路,如果真的只是坐而论道,那结果只能是不好转,也不太“型”。

千头万绪,不如从直面挑战、解决问题开始。

当前,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有两个问题最需要得到重视:即技术革新的硬实力和更为关键的组织和经营管理等软实力。

所谓数字化转型,就是用新兴数字技术重构业务与组织,基本内涵是“三分技术、七分组织”。

数字化是基础,支撑转型;转型是目标,引领数字化。

明白症结所在,我们就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1、迎接“组织挑战”,扫除数字化转型的“拦路虎”数字化转型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建设”:不是“部门数字化”而是“一把手工程”,不是“个人需求”而是“共同需求”,需要动态、灵活、奖罚分明的组织结构,这就需要企业从领导者、管理者、执行者全方位进行认知意识的转型。

(1)组织领导力转型组织变革必须从一把手开始,如果没有一把手的认知和决心,这一切不可能发生,所以必须是一把手引领,亲力亲为,亲自领导认知变革、组织变革,才有可能克服强大的组织惰性。

同时,企业也需要有耐心,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效果更不是立竿见影的,企业必须做好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

(2)组织管理力转型数字化是通过数据的采集、集成、决策和应用的过程,需要管理层从沟通能力、协同思维、流程运作等方面带头变革,影响并提升企业员工思想认知和工作作风,积极接受新事物、积极学习总结、积极应用新设备、积极积淀知识资产,这是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

(3)组织执行力转型事在“人”为,技术人才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企业需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新鲜血液的入驻,会带来思维火花碰撞,更会展开新视角、焕发新活力,聚焦高质量,从而锻造新高度。

事在人“为”,如果说专业技能是人才的实力,那么执行力就是人才的最基本。

从认知再向上一层,是组织在业务创新上的方法论,从整个组织层面达成共识,就可以驱动组织实现高效率的协同。

如果没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做保障,数字化转型很难成功,只有当组织发展与数字化转型保持一直,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真正的变革才会发生。

2、补齐“技术短板”,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如果说“组织变革”是用来解决“人”的问题,那么“技术变革”就是用来解决“事”的问题,虽然技术升级不等于数字化转型,但没有技术空谈转型也是行不通的。

(1)不是IT系统,而是系统化工程工业软件作为企业重要的IT设施,被认为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

然而,并不是企业的所有问题,只要上个软件就万事大吉。

企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在“转型”,强调的是“战略性”的使用“IT”,而不简单是IT系统的升级或改善。

如果没有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集成,就无法发挥出数据的最大效能。

(2)不是流程驱动,而是数据驱动过去,企业管理一直围绕流程打转,先有业务后有数据,而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考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数据转而去驱动业务。

业务生产数据,数据也该反哺业务。

数据是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数字化的价值体现在连接现场的设备并对生产提供支持。

高效的利用数据,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业务效率、创新企业的业务模式,更深的层次上,还可以用数据打通各个环节,帮助企业更快决策。

(3)不是数据收集,而是预警预测数字化转型,企业应将重心放在数据治理层面。

原始数据的作用其实并不大,只有通过采集、转换、清洗、加载等一系列加工、处理过程,才能形成可信的、高质量的可被利用的数据资产。

接下来,基于采集到的数据创建预警规则,便可以轻松实现差异化预警,完成从“人看数据”到“数据追人”的转变,层层追责,级级落地。

这才是真正“从业务需求出发,从实际业务场景出发,从最需要解决的业务问题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的价值,从而全面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4)不是精美看板,而是数据可视化绝大部分公司会忽略看板的可视化与交流功能,将其视为展示数据的普通屏幕,这是本末倒置,重要的从来不是看板,而是其背后是否能和管理效益、经济效益挂钩。

在搭建数据看板的过程中,核心指标模糊、数据呈现混乱等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家企业,须知,数据看板只是用于部门沟通协作的工具,也是可视化业务数据的工具,只有聚焦核心业务问题、建立一体化数据指标体系,才能有效发挥数据看板的价值,正确驱动业务增长。

从认知转变到转型方案真正落地,路漫漫其修远兮,求索途中企业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共谋发展,市场上有足够多的专业团队,能够在不同维度上,解决技术落地问题,选择真正贴合自身产业的技术或工业软件,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是共赢之道。

“走出去”开阔思路,“引进来”提速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力而行,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国产化替代FMEA软件不限账户数的项目协同管理软件DQE-MQE-SQE闭环管理的质量协同管理软件单件产品追溯系统-有码应用Smart Painting 智能调漆系统……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