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出的有作为的皇帝最多?

2023-02-10
21 阅读

我的答案是汉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享国最久的封建王朝,共享国四百零七年,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有二十九位皇帝。

有作为的皇帝共有十一位。

1.汉高帝刘邦成就:参加反秦起义,消灭西楚项羽,建立西汉王朝。

政治上继承了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通过清理异姓王和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经济上免其人民的徭役和赋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法律上命萧何参照秦王朝的法律制了《九章律》。

外交上匈奴和亲,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2.汉惠帝刘盈成就:政治上任用萧何和曹参为丞相,实行萧规曹随、休养生息的政策。

经济上恢复十五税一的政策,放松对商人的限制。

文化上废除挟书律。

社会上完成了对长安城的全面整修。

3.汉文帝刘恒成就:政治上以勤俭节约治理国家。

法律上废除连坐法和肉刑。

经济上减轻徭役和租赋,弛山泽之禁,继续实行汉高帝时期的休养生息的政策。

对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态度,对匈奴继续实行和亲的政策。

使其在位23年成为西汉王朝从国家安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期。

开创了“文景之治”。

4.汉景帝刘启成就:政治上剥夺和削弱诸侯国的权力,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

军事上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经济上将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

法律上实行轻刑慎罚的政策。

外交上继续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

延续“文景之治”。

5.汉武帝刘彻成就:政治上通过颁行“推恩令”、作左官律、设附益法、设立中朝,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把冶铁、煮盐、铸钱收归官营。

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外交上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军事上击败匈奴、西域诸国,灭亡南越国、朝鲜、夜郎、滇国。

开创“汉武盛世”,使西汉王朝走向强盛,使华夏文明达到第一个高潮。

过失:对外连年征战,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导致汉朝国力衰弱,文景时期的积蓄被挥霍殆尽。

6.汉昭帝刘弗陵成就:政治上重视吏治,调查民间疾苦及冤案、官吏失职等事宜。

经济上延续了汉武帝末期与民休息的政策。

军事上加强北方戍防,平定西南叛乱。

外交上重新与匈奴和亲,以改善双方的关系。

使得汉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为“昭宣中兴”揭开了序幕。

汉宣帝刘询成就:政治上完备官吏久任制,治国之道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

经济上调整经策,整顿工商,设立常平仓,奉行昭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

文化上兴盛《谷梁》学,颁行司马迁的《史记》。

军事上击败匈奴,平定西羌,设立西域都护府,将西域纳入了西汉版图。

延续了“昭宣中兴”,使西汉王朝再次达到了鼎盛。

8.汉光武帝刘秀成就:建立东汉王朝,扫平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政治上将行政大权归之于尚书台,精简地方机构,整顿官场风气。

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释放奴婢、刑徒,实行度田制度。

文化上修建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

军事上以“柔道”治国,了以保守为主的边防政策。

开创了“光武中兴”。

过失:以保守为主的边防政策也对东汉边防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9.汉明帝刘庄成就:政治上严防外戚,打击宗室,防范贵戚功臣,对地方官吏进行严格的考察和黜陟。

经济上招抚流民,救济贫农,兴修水利。

文化上按等级建立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车服制度。

军事上命窦固带兵征伐北匈奴,恢复了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

开创了“明章之治”。

10.汉章帝刘炟成就:经济上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

政治上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

文化上召开白虎观会议和编写《白虎通德论》。

军事上击败北匈奴和平定诸蛮叛乱。

延续“明章之治”。

过失:过分抬高儒教,致使一些官员求虚丢实,开始腐败。

过于放纵外戚和宦官,为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埋下伏笔。

11.汉和帝刘肇成就:政治上曾四次专门下诏纳贤,对有过失之人,根据情况,从宽处理。

经济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

社会上十分体恤民众疾苦,多次诏令理冤狱,注重德化。

外交上增进了中国人当时对中亚各国的了解。

军事上击败北匈奴并使其西迁,平定西域诸国。

开创了“永元之隆”,使东汉王朝国力达到了鼎盛。

过失:重用宦官开启了东汉宦官干政的先河。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