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蓝藻缠斗15年,无锡“治太”做对了什么?

2022-08-13
3 阅读

蓝藻,是太湖的“顽疾”,要彻底消灭,难度很大。

因为太湖太适合蓝藻生长了。

据生活的百渎港附近太湖边的老人说,解放前太湖里就有蓝藻爆发了,爆发时,甚至在湖边堆积起一尺多厚的蓝藻,其臭无比,在家里都无法入睡。

2007太湖的蓝藻大爆发,直接影响到了无锡市民的饮用水,这才引起了各方注意。

太湖蓝藻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太湖水体更换慢,几乎是一年一次;二是周边工业发达,人口众多;三是太湖北形成三个湖弯(梅梁湖、蠡湖、貢湖),出水又不畅,几乎成了死水湖。

太湖水的富营养,和人多很有关系,近几十年,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实行后,原住民已经在逐年减少,但同时进行的工业化却涌入了大量人口,人口几乎在短期内翻了一番。

原来的城乡人粪便,都是施到土里当肥料,由土壤分解吸收,现在都到化粪池,天晓得最后排入下水道到太湖里时有多少营养。

现在无锡苏州对太湖蓝藻的防治措施还是相当得力的,如加大对企业废水的治理,关闭了大量的化工厂,每年放养大量鲢鳙鱼苗,禁止在太湖里网箱养鱼,枯水期引入长江水等等,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有利于减少蓝藻危害的,自2007年后,再没有大的蓝藻爆发。

当然,太湖蓝藻的彻底消灭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七十年代前太湖还是一、二类水质时,蓝藻也是经常零星发生的。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